移液枪,你真的用对了吗?
移液枪,你真的用对了吗?
移液枪在实验室中起着关键作用,用于精确测量和转移液体。正确操作移液枪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精确性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移液枪的工作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实验工具。
移液枪通过活塞的运动来实现吸取和释放液体。活塞在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进行缩放运动,从而达到吸液和排液的目的。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它排出一部分空气,利用大气压力吸入液体;而当活塞向下压时,便推动空气,使液体排出。通过配合弹簧的特性,使用者可以有效地控制液量的速度和力度。
移液枪的操作体积范围通常在其标示量程的10%到100%之间。虽然这个范围是可操作的,但在减少设定体积时,性能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假设一个100微升的移液枪,当操作体积在量程的50%到100%时,其准确性能够达到±0.8%的范围。**然而,当尝试移取10微升(即量程的10%)时,其不准确度可能会显著提升,达到原来的约三倍,即2.5%至3%。
为了获得最佳的操作效果,建议在标示量程的35%至100%范围内使用移液枪。通常不建议将体积设定在其最大容量的10%以下。对于需要处理小体积液体的情况,应选择合适的小量程移液枪以确保准确性。
浸入深度建议
确保吸头浸入液体的深度适当,对于提升移液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使用小量程移液枪时。针对不同容量的移液枪有以下浸入深度建议:
- 小容量移液枪:吸头应浸入液面下1-2毫米。
- 大容量移液枪:浸入深度应控制在6-10毫米。
若吸头浸入过深,吸头内部的空气可能被压缩,从而导致吸入过多液体。这不仅影响了移液的准确性,还可能在吸头表面残留液体,进而影响实验的结果。反之,若吸头浸入不够深,可能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从而导致移取体积不准确。
为了确保准确性,建议遵循以下操作指南:
- 适度浸入:根据移液枪的类型调整吸头浸入液体的深度。
- 避免过深:防止空气被压缩而导致液体过量吸入。
- 防止气泡:确保吸头充分浸入,以避免吸入空气和气泡的形成。
吸头洗液深度建议
在进行液体吸取操作时,确保吸头与液体样品垂直对齐是提高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具体操作建议如下:
- 垂直浸入:在吸取液体过程中,尽量使吸头保持90度角垂直于样品液面。
- 角度控制:避免吸头偏离垂直位置超过20度,以确保移液的准确性。采用垂直角度吸取液体能够提升约2.5%的准确性。
如果吸头偏离垂直位置超过20度,可能会导致吸取量的不准确,进而吸入过量液体。例如,以60度角浸入样品可能导致吸取液体量超过设定值的0.7%。因此,保持吸头与样品的垂直关系非常重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吸液一致性
为了获得更理想并具高重复性的实验结果,保持一致的移液节奏和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
- 保持节奏:在移液过程中,确保操作节奏的一致性,避免突然改变速度或停顿。
- 控制速度:在整个移液过程中,保持速度的一致性,不宜过快或过慢,以确保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误差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尤其在需要多次重复操作时更显重要。保持吸液的一致性有助于实现更高精度的实验结果。
润洗吸头适用场景
正确识别润洗吸头的适用场景,对于提高移液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
润洗吸头:在某些情况下,润洗吸头2-3次可以在吸头内形成一层同质膜,从而提升移液准确性约0.2%。这主要是因为润洗有助于中和微量液体中的毛细效应,对于大体积移液来说,这可以使吸头内温度与样品温度一致。
注意事项:需特别注意的是,在处理热的或冷的溶液时,润洗可能会对移液的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当从冰浴中汲取液体或者当溶液温度超过37摄氏度时,润洗可能导致高达5%的误差。
润洗吸头的具体方法是将吸头浸入液体中,反复按压活塞按钮2~3次。这种方法适用于提高移液的准确度,但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样品性质慎重选择使用。
本文原文来自仪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