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心悸、胸闷,心跳快?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不是小问题
总是心悸、胸闷,心跳快?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不是小问题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又称功能性不适,其症状表现主要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常见的就是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以青壮年发病多见,尤以女性居多。
一位女性患者,33岁,诉胸痛、心悸、焦虑、发热,心慌胸闷,呼吸困难……于是医生给她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血管没有明显狭窄。为了排除微血管病变与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等,医生又给她做了心脏核磁共振,未见明显的心肌病变。
患者存在一个明显焦虑症状,每次查房时都能观察到她坐立难安,一直认为自己有心脏疾病,强烈要求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每次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医生告诉她,目前先进的医疗检查都证明她没有器质性的心脏疾病,却不能减轻其心理负担。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来到北京泽元堂就诊。医师采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的方式进行一对一辨证施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彻底消除,随访至今无复发。
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慌、胸痛,都是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心脏本身并不存在器质性病变。造成神经功能紊乱的诱发因素,可以追溯到患者长期存在的各种情绪心理问题或突发的心理应激。当然,这种神经功能紊乱可能都会波及全身植物神经,而心脏神经官能症只是全身植物神经紊乱在心脏的表现,患者还有很多难以用“心脏病”来解释的其他症状。
患者的神经类型常为弱型,其家庭成员中可有神经官能症。此类病人平时活动范围较为狭小,对环境事物较为淡漠、不感兴趣,多惯于抑制其情绪,抑郁和焦虑忧愁。在各种外来的负荷、刺激或劳损如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较紧张时,往往不能使自己适应于这种环境而易发病或使症状加重。家属中有较严重心脏病患者或有因心脏病而骤死者也常可诱发本病。也有由于患者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将某些生理性心血管功能改变如对医生所说的“生理性杂音”、“窦性心律不齐”等发生误解,或被错误地诊断为“心脏病”后亦常可成为起病因素。在体力活动较少,脑力劳动较多、循环系统缺乏锻炼的基础上,吸烟、饮浓茶或咖啡引起心脏搏动较为强烈或过早搏动,常可导致患者过分注意心脏而产生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如何药物治疗
在日常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精神科的镇静类药物参与治疗。例如常见的一般有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美托洛尔等药品。这些药品能够很大程度上让患者镇静下来,改善患者的睡眠。不过这些药品长时间服用会对身体产生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较多。近年来中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法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治疗体系,整体治疗观念贯穿始终,针对不同证型患者进行辨证治疗,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可达到“标本同治”的满意疗效,并能防治患者远期复发风险,提升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