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农科院发布水稻新品种"中农粳9号":抗病高产优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农科院发布水稻新品种"中农粳9号":抗病高产优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crops.org/238/202502/5489.html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最新研发的水稻新品种"中农粳9号",具有抗病性强、抗倒性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和米质优良等特点,展现了中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

品种特点

  1. 抗病性强:导入了广谱性抗稻瘟病基因,经三年抗病接种鉴定,叶瘟 3 级,穗颈瘟 3 级,相比龙粳 31 更抗病,能有效抵抗稻瘟病,减少因病害导致的产量损失。

  2. 抗倒性好:株高 93.4 厘米左右,株高适中,茎秆较为坚韧,具有良好的抗倒伏能力,可在风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持直立生长,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和收获。

  3. 生育期适中:主茎 11 片叶,生育日数 130 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 2400℃,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生育期适合该地区的气候条件,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

  4. 产量较高:2021-2022 年参加省联合体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9170.1 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 31 增产 8.4%;2023 年参加省联合体第三积温带晚期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9728.4 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 31 增产 8.5%,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5. 米质优良:出糙率 83.5%,整精米率 73.4%-74.1%,垩白粒率 3%,垩白度 0.3%-0.5%,长宽比 1.7,粗蛋白(干基)7.0%-7.4%,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17.3%-17.45%,胶稠度 77-79 毫米,食味评价 82 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研发团队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是2003年由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作物育种部分,经战略重组成立的国家级作物科学专业研究所。

研究所现有在岗人员共1863人,其中在职职工351人,编外聘用人员503人,博士后103人,研究生906人。设有20个创新团队和52个创新研究组;形成了近80人的领军人才集群,其中两院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4人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6人、院级人才计划4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3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5个、省部级平台15个、院级平台6个。其中,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是我国农业领域首个大科学工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于2021年建成,设计总容量150万份,现保存各类作物种质资源50万余份,位居世界第二。现有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70余台件、自动化温室12000 平方米、人工气候室28 间、抗旱鉴定设施7200 平方米、抗病虫鉴定设施3000 平方米、网室11000 平方米,在主产区建有综合试验基地14个、新品种测试与示范站点1150个。

2003年以来,挖掘出一批优异基因,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108个、玉米新品种64个、大豆新品种118个、水稻新品种37个、杂粮作物新品种75个;获发明专利675项。共发表SCI论文3446篇,其中院选顶尖SCI论文193篇,为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包括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14个野生近缘种原生境保护点和1个国家种质资源信息中心,安全保存5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