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汉尼拔在坎尼的胜利:罗马最伟大的失败?(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汉尼拔在坎尼的胜利:罗马最伟大的失败?(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BLRHUV05564UTM.html

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战役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击败了数量远超自己的罗马军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本文将详细描述这场战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并对传统叙事提出质疑。

灾难的前奏

公元前216年初,罗马人进军坎尼迎战汉尼拔,瓦罗和保卢斯之间的分歧很快显现出来。瓦罗忽视了保卢斯关于在接近坎尼时,在平坦地形上前进的警告,保卢斯正确地知道平坦的土地,可以补充汉尼拔骑兵的优势,这导致他们走进了迦太基人的一个小埋伏圈。虽然伏击被击退了,但瓦罗不听同事的劝告,绊倒在迦太基人的陷阱里,这似乎是个预言。

根据李维的说法,瓦罗确信保卢斯谨慎的建议只是一个诡计,目的是阻止瓦罗进攻汉尼拔,为自己赢得军事荣誉。

汉尼拔的誓言

第二天,当保罗斯接过指挥权时,已经来不及回头了,于是他将军队驻扎在奥菲多斯河的背面,并派出一支小分队渡河骚扰汉尼拔的觅食队。看到这种情况,汉尼拔将军队拉成战斗队形,想诱使罗马人出击,但保卢斯拒绝迎战。在努米底亚人的轻微袭击后,汉尼拔连夜撤退。保卢斯不会轻易被诱战。瓦罗则不然。

第二天,保卢斯最后一次将权力交还给瓦罗。瓦罗一大早就集结军队,开赴战场迎战汉尼拔。瓦罗的战斗队形相当标准。他将步兵置于中央,轻型步兵在前,重型步兵在后。瓦罗命令他的步兵向纵深布置,而不是向纵深延伸,将兵力集中在狭小的范围内,这样他就可以利用这些兵力击溃迦太基人的防线。瓦罗本人与联军骑兵在左侧,而保卢斯指挥罗马骑兵在右侧。

汉尼拔的阵型似乎与瓦罗的相呼应。他将较弱的联军骑兵放在左侧,与保卢斯的罗马骑兵相对,由他的兄弟哈斯德鲁巴尔指挥。他的精锐努米底亚人在汉尼拔的右侧,由他的另一个兄弟汉诺(波里比乌斯语)或努米底亚首领马哈巴尔(李维语)指挥,与瓦罗的联军骑兵相对。汉尼拔的中军由步兵组成,而汉尼拔的战略和坎尼的传奇声誉正是建立在这些步兵之上。汉尼拔把他的轻步兵放在中间,但把他的非洲重步兵分成两半,放在轻步兵的两侧,在他们和骑兵之间。这样一来,战线变宽了,中间却变弱了。汉尼拔将自己和他的步兵放在中间,这样他就可以指挥战斗中最关键的部分。

坎尼会战

午前某时,战斗打响。两支军队向前推进,但汉尼拔的阵型很快发生了变化。他让轻步兵前进,而侧翼的重步兵则后撤。他还让部队的最中心前进,速度快于周围的部队。这给罗马人造成了一个诱人的目标,他们集中攻击汉尼拔前进队伍中突出的中心。与此同时,两翼骑兵在步兵战之外展开了激战。瓦罗的联军骑兵人数较多,能够抵挡住努米底亚人的进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远离了主战场。罗马人右翼的情况更糟,保卢斯的罗马骑兵很快就被敌人击溃。根据波里比乌斯的描述,在混乱中几乎没有任何机动空间,骑兵们只好下马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战斗。

当哈斯塔提人后撤时,罗马的主将们也加入了战斗。罗马人认识到迦太基中央的弱点,他们集中力量,可能希望从中间劈开汉尼拔的军队。果然,迦太基的中心开始失守。随着迦太基的轻装部队在罗马人的集中攻击下节节败退,倒新月形变成了一条直线,然后又开始倒退成规则的新月形。然而,汉尼拔的中军虽然后退,但并没有溃败。无论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勇敢、汉尼拔的威慑力,还是他们对汉尼拔计划的坚定信念,迦太基中军在罗马人的逼退下仍坚持战斗。

坎尼会战中罗马军队被包围

然而,罗马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罗马人把迦太基人的中军推到了后面,却把两翼更重、武器更精良的非洲步兵留在了原地。此外,由于罗马人的推进,这些非洲部队现在正处于罗马人的侧翼。陷阱已经打开。汉尼拔一声令下,非洲步兵转向内侧,向罗马人脆弱的侧翼发起猛攻。罗马人遭到三面夹击,战斗陷入混乱。努米底亚人捆住了瓦罗的骑兵,使他无法提供援助,保卢斯的骑兵几乎全军覆没。保卢斯亲自冲向步兵,但却徒劳无功。在迦太基军队的包围下,士兵们挤在一起无法作战。包围圈削弱了罗马人的人数优势,很快,被包围的罗马人惊慌失措,他们被成百上千地砍倒。勇敢变成了绝望,战斗变成了屠杀。

李维生动地(尽管可能是虚构的)描述了,保卢斯在毫无希望的战斗中的最后一搏。另一名军官试图给他一匹马逃跑,但保卢斯拒绝了,他敦促这名军官骑马前往罗马,警告他们汉尼拔的胜利,然后告诉他 "把我留在这里,让我在被屠杀的士兵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在哈斯德鲁巴尔的胜利骑兵赶到之前,只有少数罗马人逃脱。他们将罗马人赶出战场后,猛烈冲击罗马人的侧翼,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剩下的罗马人无处可逃。坎尼失守,5万罗马人和联军丧生。

汉尼拔的胜利

汉尼拔完成了一项非凡的壮举:用一支较小的军队包围了一支较大的军队,而他得到的回报是罗马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之一。波里比乌斯称有57000名罗马人和盟军战死,而李维则认为战死人数略高于48000人。大约10,000人被俘,其余的人逃跑了,包括瓦罗本人。死者中有包括保卢斯在内的几名前执政官、29名护民官以及至少80名元老级或更高级别的其他人员,罗马的政治、社会和军事领导层被彻底摧毁。迦太基的死亡人数据说低至7000人,但很可能高于这个数字。

汉尼拔雕刻,约翰-查普曼,1800年

像坎尼这样的失败会让任何其他强国崩溃。罗马能够在导致坎尼战争的一连串失败中幸存下来,更不用说在坎尼战争后反弹并最终赢得战争,这种能力是非同寻常的。人们对其原因做出了各种解释:罗马人民的心理、其政治制度的质量以及罗马在西班牙,和后来的非洲战场上的军事胜利都是合理的解释。其中一个永恒的问题是,为什么汉尼拔在坎尼战役后从未继续进攻罗马。李维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努米底亚人马哈巴尔指责汉尼拔知道如何赢得胜利,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胜利,因为他拒绝进攻罗马,但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汉尼拔不进攻罗马城是明智之举。事实上,汉尼拔缺乏必要的攻城器械,而城市战斗会让他失去骑兵和战术优势,转而在反抗的民众中进行残酷的巷战,而这些民众中很多都是有军事经验的人。

坎尼战役从根本上改变了罗马的军事战略。罗马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避免了与汉尼拔的直接交战。在这段时间里,汉尼拔带着一支逐渐萎缩的军队周游意大利,而罗马则再次转向法比乌斯的骚扰战术。与此同时,罗马在年轻的普布利乌斯-科尼利乌斯-西庇阿的领导下在西班牙取得了胜利,最终导致罗马入侵北非。汉尼拔被迫放弃意大利,最终在公元前204年的扎马战役中被西庇阿击败。汉尼拔在流亡中幸存下来,在塞琉古皇帝安提阿哥三世的统治下与罗马再次短暂交战,并最终在战争结束20年后在比西尼亚与罗马决战。尽管汉尼拔在战场上大获全胜,但罗马还是采取了新的战略,除非准备充分,否则不与汉尼拔交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维也纳奥地利议会大厦的波里比乌斯雕像

挑战叙事

这篇文章主要沿用了波利比乌斯和李维的传统叙事和假设,这也是大众对这场战役看法的基础。然而,在结束本文之前,我们必须解决这些叙述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保卢斯和瓦罗。传统的叙事将保卢斯描绘成一个睿智、谨慎、可敬的罗马英雄,而瓦罗则是一个冲动的傻瓜,是这场灾难的最终罪魁祸首。波里比乌斯和李维显然都遵循了这一思路,但我们有理由对两人的性格特征表示怀疑。首先,波里比乌斯是在保卢斯的曾孙西庇阿-埃米利亚努斯的赞助下写作的。我们有理由认为,波里比乌斯可能有动机给保卢斯一个好印象,否则就有可能失去他的赞助人。把责任推给瓦罗是合情合理的,因为瓦罗出身相对低微,是最合适的替罪羊。一些历史学家更进一步指出,在坎尼指挥作战的实际上是保卢斯,而不是瓦罗。虽然瓦罗幸存了下来,但有资料告诉我们,他在回到罗马后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并没有像其他罗马指挥官那样,因为惨败而受到敌视。还有人指出,我们所有的资料都将保卢斯置于战斗的右翼,而右翼历来是罗马军队总指挥官的位置。这些都不是定论,但我们应该对瓦罗和保卢斯的刻板形象持怀疑态度,在试图将坎尼战役的责任归咎于任何一人之前都要谨慎。

另一个要提出的问题是,汉尼拔的计划到底是不是一个计划。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坎尼并不是汉尼拔事先计划好的巧妙战略的产物,而是对不断变化的战场做出的临时反应。有人认为,最初的倒新月阵形是因为轻装部队的移动速度自然快于重装部队,而不是因为汉尼拔计划如此,随后的撤退是轻装步兵在罗马人的猛烈攻击下后退的正常反应。这种解释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波里比乌斯坚持认为这是计划好的,而李维则从未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但考虑到汉尼拔早先在特雷比亚和特拉西梅内取得的战术胜利,以及在战场上随机应变完成如此惊人壮举的难度,汉尼拔确实进行了有效计划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即使他没有事先计划,但他能够识别机会并临时执行,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将领风范。

汉尼拔半身像,原为拿破仑所有,弗朗索瓦-吉拉尔东创作,约1700年

坎尼战役:结论

通过对事件的复述,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原因,来解释罗马是如何在坎尼遭受毁灭性失利的。汉尼拔的优势骑兵和经验丰富的部队,是罗马无法有效应对的障碍,而且,不管保卢斯和瓦罗是否真的像我们的资料所说的那样性格截然不同,很明显,他们都无法与汉尼拔的战术技巧相提并论。汉尼拔成功地利用了他的所有优势,赢得了坎尼战役。保卢斯的骑兵被击败后,他利用自己的优势骑兵引开了瓦罗,并封住了陷阱。他利用与部下建立起来的信任,鼓励他们执行冒险计划,将自己置于中心位置,以起到定心丸的作用,并最好地指挥战场上最关键的部分。他的战术抵消了罗马人步兵的优势,而且,如果我们的资料可信的话,他还利用了瓦罗的过度自信和过度渴望,引诱罗马人进入他的毁灭性陷阱。坎尼会战的结果确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毫无疑问,正是汉尼拔对这些因素做出反应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敌人的弱点,才使这些因素从单纯的优势,变成了他传奇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从拿破仑到艾森豪威尔,从诺曼-斯瓦奇科普夫到西庇阿本人,汉尼拔之后的无数军事家都对他在坎尼战役中的战略才华肃然起敬,并试图将他的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战略中。在亲自分析了这场战役之后,我们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汉尼拔的将才为他赢得了一场惊人的胜利,不仅使罗马遭受了最大的损失之一,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持久的军事失败故事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