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惊蛰|万物复苏,万物可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惊蛰|万物复苏,万物可期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63926

导读: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历史渊源到节气三候,再到传统习俗,本文将为您全面解读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

“使蛰伏冬眠动物从梦中苏醒的
不是有声的惊雷
而是无声的温度
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历史渊源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节气三候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桃始华丨桃花是月始开,山野尽是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仓庚鸣丨仓庚,即黄鹂,“仓庚”之名源自其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处处可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鹰化为鸠丨天空中已看不到雄鹰的踪迹,只能听见斑鸠在鸣叫。

传统习俗

赶霉运,打小人

惊蛰节气的到来,象征着农历二月来了,这时候伴随着雷声,唤醒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里面的虫蛇就多了,出来四处觅食。所以在惊蛰当日,百姓们就会手持艾草等来熏家中四角,来驱赶虫蛇。久而久之,就渐渐演变成在生活中不顺心者,通过拍打对头人来驱赶霉运,这亦是打小人。

据说,打小人一般在三叉路口、桥底、路旁、山边等阴暗的地方进行,相传这样的地方煞气大,较易招惹鬼神,克制小人。

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

顺天时,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雷神敲响了鼓,万物被唤醒,春神就来到了人间,于是民间百姓顺应天时蒙起了鼓皮,以助神威。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老人说,惊蛰这天祭白虎能够祛邪除害。如果觉得年头不顺犯小人,要在惊蛰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利,祛除小人和病害。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