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电池的损耗特点是什么?
不同类型电池的损耗特点是什么?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电池的损耗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不同类型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衰减规律各不相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各类电池的损耗特点。
铅酸蓄电池是应用广泛的电池类型,具有电压稳定和价格不高的优点,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包括比能低、寿命短(通常两年左右)、需要经常检查电解液高度并添加蒸馏水,以及污染大和续航差,主要应用于老年代步车和电动自行车。
磷酸铁锂电池以铁和磷作为原料,价格便宜且安全性高(在700到800度才会分解),充电放电效率良好且无污染。然而,其能量密度低,体积大,容量和续航能力相对较差,低温性能不佳(零下十度工作时,百次充放电循环后电量衰减快),报废回收价值低。磷酸铁锂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电池类型。
三元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里程,如特斯拉Model S所采用,但也存在易着火的风险。
锰酸锂电池综合性能平衡,不需要贵金属钴,日系车企常用。
新能源汽车电池衰减是正常现象。一般家用新能源轿车电池在6年或20万公里内表现良好。根据国家规定,在售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至少质保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期内衰减超过20%时,厂家负责处理。
研发工程师采用多种策略应对电池衰减,例如电池低温保护和热管理系统。电池充放电时,每次耗尽或充满对电池损耗最大,厂家会设置阈值以防止用户进行非常规操作损伤电池。
电动汽车电池的寿命约为10年,10年内容量衰减15%到20%,不同类型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每年电量损耗约为电池总电量的2.3%,十年损耗积累较多。
电池容量衰减会直接影响续航里程,普通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在400到600公里之间,10年后可能会减少,而特斯拉Model S和蔚来ES8这类长续航车型10年后仍可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新能源车电池在4年内可能会衰减近25%,例如2019款特斯拉Model 3行驶11.6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为89.3%,2020款理想ONE行驶10.3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仅75.6%。
电池衰减的因素包括充放电循环(每次循环都会造成容量损失)、快充热积累(导致不可逆容量损失)和温度(低温导致容量暂时损失,高温加速电解液分解导致老化)。例如,西南高温地区的温控系统频繁工作会损害电池寿命,而东北地区的电池衰减速度比南方地区更快。
本文原文来自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