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4365.com/zs/3693590.aspx

在法律实践中,如何判断违法事实是否成立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详细探讨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具体情形及其法律处理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原则。

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在判定某项违法事实未能成立并据此决定不予处罚时,公安机关需证明其已开展了充分、全面、客观的调查工作,同时所取得的证据确实无法证实违法行为真实发生,并且能够排除对于事实真相的合理质疑。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零四条明确规定了终止调查的四种情形:

  1. 没有违法事实的
  2. 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
  3. 违法嫌疑人死亡的
  4. 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

违法事实不成立时法律如何处理

当违法事实不成立时,法律通常会作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等处理。若处于刑事诉讼阶段,检察院可能会作出不起诉决定,法院会宣告被告人无罪。在行政处罚领域,行政机关应撤销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得对当事人进行处罚。这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即任何人在未经法定程序判决有罪之前,应被视为无罪。法律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错误的认定而导致其受到不公正的法律制裁。但具体的处理方式还需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来确定。

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违法事实不能成立通常有以下情形:

  1. 缺乏确凿的证据证明存在违法行为,证据不足或证据相互矛盾,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以认定违法。
  2. 认定违法的程序存在瑕疵,如未依法告知当事人权利、未遵循法定程序进行调查等,导致程序违法,从而影响事实的认定。
  3. 当事人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的本质特征,虽有表面行为,但根据法律规定不应认定为违法。
  4. 法律适用错误,将不适用的法律条款用于认定违法,或者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认定错误。

总之,只有在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且有充分确凿的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才能认定违法事实成立。当决定不处罚某项违法事实时,公安机关必须证明已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并确保所收集的证据无法证实违法行为的发生。此外,必须消除对事实真相的合理怀疑,以证明其不予处罚的决定是基于充分证据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