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贤菩萨的道场为何是峨眉山?其坐骑六牙白象有何寓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贤菩萨的道场为何是峨眉山?其坐骑六牙白象有何寓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30/16/73072470_1118832879.shtml

在《西游记》中,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这头白象不仅与青狮、大鹏金翅雕一起在狮驼岭为妖作怪,更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其独特的智慧和力量。那么,为什么普贤菩萨会选择白象作为自己的坐骑?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佛教文化内涵?本文将从佛教经典、历史背景和神话传说等多个角度,为您揭示普贤菩萨道场与坐骑的深层寓意。

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

在《西游记》中,白象的描述颇为生动。它不仅相貌凶恶,犹如"牛头恶鬼",而且本领不低,曾与孙悟空激战多时。更有趣的是,白象的智力表现得颇为独特:当孙悟空被青狮吞入腹中时,白象建议青狮在孙悟空出来时将其咬死,结果被孙悟空听到了,反被金箍棒崩碎了青狮的门牙。这一情节展现了白象虽勇猛但略显鲁莽的性格特点。

普贤菩萨的背景与道场

普贤菩萨,梵名三曼多跋陀罗,也被译为"遍吉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为释迦牟尼佛右胁侍,司理行,主三昧。据《悲华经》记载,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其第八王子"泯图"在宝藏如来前发愿,要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宝藏如来因此为其改名为"普贤"。

关于普贤菩萨道场的记载,最早见于《华严经》和《杂花经》。《华严经》中提到的常在"南赡部洲震旦国西南方""光明山"演法的是"贤胜菩萨"。虽然经中提到的"贤胜菩萨"和"光明山"并不明确指的就是普贤菩萨和峨眉山,但唐代澄观法师认为"贤胜菩萨"就是普贤菩萨,并认为"光明山"就是峨眉山。而《杂花经》虽然明确提到"普贤于道场等门化人天等众,现相海于峨眉山中",但该经却是由中土僧人所撰,因此,该经对于普贤菩萨道场是峨眉山的记载,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附会之嫌。

尽管如此,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道场的认定始于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敕内侍张仁赞往成都铸金铜普贤像,高二丈,奉安嘉州峨眉山普贤寺之白水,建大阁以覆之,自此,峨眉山正式成为了普贤菩萨的道场。

六牙白象的象征意义

普贤菩萨选择白象作为坐骑,有着深刻的佛教文化内涵。据《华严经》记载,"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因普贤菩萨"好象",故《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记载,普贤菩萨发下大愿,在"后世后五百岁、污浊世中",如有人"欲修习是法华经","我当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现其人前、而为说法,示教利喜。"

六牙白象的每一个特征都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寓意:

  • "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
  • "六牙表佛法'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 "白色表菩萨'无漏无染'"
  • "四足表'四如意足',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六牙白象"不仅是普贤菩萨的坐骑,更是菩萨的化身。据《普曜经》记载,"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

结语

普贤菩萨的道场为何是峨眉山?其坐骑六牙白象有何寓意?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在于佛教经典的记载,更在于历代僧众对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道场的认定,体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而六牙白象的象征意义,则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智慧、力量与慈悲的追求。

本文选自《〈西游记〉与中国古代社会》(132)第三章——生活篇之"多种形式的出行方法和千奇百怪的神仙坐骑",原文作者为博士论西游系列的作者,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读了普贤菩萨及其坐骑的象征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佛教文化的新视角。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