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方剂——柴葛解肌汤
经典方剂——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寒郁而化热的病症。该方剂通过解肌清热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等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柴葛解肌汤的组成、用法、功效以及方解等内容。
组成
柴胡(6g)、葛根(9g)、甘草(3g)、黄芩(6g)、羌活(3g)、白芷(3g)、芍药(6g)、桔梗(3g)。
用法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加石膏一钱(5g),煎之热服。本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冬月宜加,春宜少,夏月去之加苏叶。
功用
解肌清热。
主治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脉浮微洪者。
方解
感冒风寒,邪在肌表,原应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今恶寒渐轻,身热转盛,而且目疼鼻干,心烦不眠,脉浮微洪,是太阳经风寒未解,已渐次传入阳明经,所以兼见风寒郁于肌表化热之证。此时,当以辛凉解肌为主,兼清郁热。本方用葛根、柴胡解肌清热为君药。羌活、白芷助柴、葛解肌表,并除诸痛;黄芩、石膏清邪郁所化之热;桔梗宣肺气以助疏泄外邪;芍药、甘草合而和营泄热,皆是佐药。方中羌活入太阳经,葛根入阳明经,故不再用引经之使药。原书各药均未写用量,但石膏注明为一钱,可知邪初入阳明,热尚不甚,解肌又多辛凉之品,过量则不利于疏泄外邪,再从原书又特为注明:“本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冬月宜加,春宜少,夏月去之加苏叶”可知黄芩用量亦不宜过大,免苦寒之性,有碍解肌疏邪。
附方
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柴胡、葛根、甘草、芍药、黄芩、知母、生地、丹皮、贝母,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十片;谵语加石膏三钱。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春温夏热之病。发热头痛与正伤寒同,但不恶寒而口渴,与正伤寒异耳,此方主之。
此方输热之邪,自里达表,故头痛、发热、口渴而不恶寒,所以只用柴胡、葛根解肌透邪,配伍知芩贝母以清气分之热,丹、地、芍药以除血分之热,甘草和中,使达表之邪得去,在里之热亦清。若心烦,加小量淡竹叶以清心除烦;见谵语,是里热盛,又当用石膏之天寒。
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芷、桔梗,是因不恶寒无需多用升散发表之品。羌、芷皆辛温香燥,见证已有口渴,或减去。再者,虽减去石膏但多知、丹地,不仅清热,还能滋阴。若至谵语,則力有不逮,故又加入石膏。可知程氏方重在清里,陶氏方重在解肌,是二方同中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