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理论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理论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3/592822.html

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理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分析。在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伐张绣失利后,袁绍写信羞辱曹操。面对曹操对自身实力的担忧,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分析了曹操与袁绍在多个方面的优劣。

“十胜”具体内容

  1. 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2. 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3. 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4. 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5. 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1. 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2. 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3. 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4. 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5. 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现代视角解读

从现代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

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