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折磨人的“鼠标手”,该怎么办?
面对折磨人的“鼠标手”,该怎么办?
“鼠标手”是现代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群中更为普遍。但你知道吗?“鼠标手”在医学上被称为“腕管综合征”。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一病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日常管理建议。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位于手腕前面,其内包含正中神经和多个手部屈肌腱。腕管综合征便是腕部的横韧带压迫到经过腕管的正中神经所导致的手指麻木、疼痛以及无力感。
临床表现有哪些?
手和腕部疼痛、麻木、刺痛和无力。在掌面还会有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桡侧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夜间症状可能明显,还可能被痛醒。工作生活中会发现拿不稳东西,特别是用手指拿勺子等动作,严重的甚至会有拇指,食指、大鱼际部分肌肉萎缩。
诊断方式?
大鱼际肌电图检查及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常规检查。用于评估肌肉收缩和休息时的电活动,确定正中神经及肌肉损害,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相关数据显示,83%的患者都会发生神经传导速度延长,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治疗原则及目的?
治疗目的为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缓解症状。
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治疗:减少腕部活动:急性期需要注意休息,放松双手,避免经常做使用腕力的活动。麻木、疼痛发作时,可以适当甩甩手腕,或者局部按摩,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药物治疗: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常用口服药物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一般在疼痛发作时服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炎症和肿胀,减轻正中神经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等症状。常用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药物。
支具制动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手部和腕关节支具制动。使腕关节处于伸直中立位,有缓解症状的作用,且不影响睡眠。夜间支具避免手指屈曲,可减少蚓状肌肌腹进入腕管,从而降低腕管内压力。
小针刀微创治疗:压迫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取小针刀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松解腕管内正中神经,解除其受压状态,从而改善症状,并为正中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常用方式为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由于腕管壁增厚、腕管狭窄者可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减轻其对正中神经的压力。
管理注意哪些?
减少腕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或过度用腕,比如打字或使用鼠标时,每小时休息10分钟左右。
避免提重物:在进行拧瓶盖等手腕部活动时,避免用力过猛。
避免腕部下垂:觉时,避免手腕长时间下垂,以防正中神经受到挤压。
注意腕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