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谌殉国:蜀汉最后的“傲骨”,400年大汉最后的挽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谌殉国:蜀汉最后的“傲骨”,400年大汉最后的挽歌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8141583_121438155/?pvid=000115_3w_a

公元263年,曹魏名将邓艾趁蜀汉大将军姜维与曹魏灭蜀总指挥钟会在剑阁对峙之际,拣选30000精锐,偷渡阴平小道,绕过汉军重点防御的剑阁防线,突袭蜀汉都城成都。

当邓艾千辛万苦走出阴平小道后,只剩下2000名身经百战的锐士,蜀汉后主刘禅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军前去抵挡,临时拼凑的汉军哪里是百战余生的魏军对手,汉军大败,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战死,邓艾趁势兵临成都城下。

诸葛瞻父子战死以及邓艾大军兵临成都的消息传到刘禅耳中,这位庸弱的国君一时间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不知如何是好。蜀汉朝堂上的大臣也吵成了一锅粥,有人建议南逃南中(今云南);有人建议东投东吴;更多人建议就地投降曹魏。就是没有人想办法如何抵抗,最终投降派的意见占了主流,刘禅决定开城投降曹魏,此举却遭到了北地王刘谌的强烈拒绝。

面对父亲的投降决定,刘谌悲愤交加,他痛斥投降派的软弱和无耻,表示自己宁死也不会投降曹魏。他慷慨陈词,表示愿意以死报国,为蜀汉尽忠。他的言辞激昂,令人动容,但最终未能改变蜀汉投降的命运。

公元263年12月,邓艾大军攻入成都,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出北门投降,蜀汉灭亡。而北地王刘谌则在成都百姓的哭声中,抱着自己的儿子,来到昭烈庙(刘备庙),他悲愤地说道:“若宁旧都,谁其从者!何为忍一人之命以负故君乎?”说完,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然后自杀身亡,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义。

刘谌的死,成为了蜀汉最后的"傲骨",他的忠义之举,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的死,也成为了400年大汉最后的挽歌,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和人性的伟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