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早期如何识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胰腺癌,早期如何识别?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进展迅速、预后极差。但其实,胰腺癌并非无迹可寻,通过了解其高危因素和早期预警信号,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识别率。
胰腺位于胃的后下方,是一个长约15厘米、宽度约3厘米的器官,主要负责生产各种消化酶和分泌胰岛素等,对调节血糖以及人体消化功能和代谢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胰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据统计,初诊的胰腺癌患者中,能够进行手术切除的比例不足20%,五年生存率仅有8%。然而,早期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与晚期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 吸烟: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高危因素,烟民的胰腺癌发生率是非烟民的2~2.5倍。
- 饮酒:长期饮酒会伤害胰腺,甚至诱发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会大幅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 饮食习惯:过多摄入红肉、高脂、高蛋白食物,可能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
- 家族史:胰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若有两人发病,则风险升至12倍。
早期预警信号
难治的“肠胃病”:上腹不适、闷胀痛是多数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这种疼痛多在夜间加重,且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剧,蜷曲时减轻。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腰背痛。
身体状况变化:部分中老年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虚弱、体重下降、低烧等症状。如果在1-2个月内体重无故减轻10%,需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黄疸:半数以上老年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巩膜和皮肤明显变黄。
内分泌变化:胰腺癌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如尿频、饥饿和口渴。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且药物控制不佳,或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年人突发糖尿病,需要排查胰腺癌。
建议
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时可先做腹部B超,同时检查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如果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核磁共振或CT,必要时可做PET-CT或腹腔镜探查。
目前,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胰腺癌已取得一定成效。与西医的手术、放化疗等方法相比,中医治疗胰腺癌的副作用较小,可以改善症状,控制肿瘤生长。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核磁共振检查费用医保报销政策详解
当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互为激发祛病除疾思路更开阔
关于肋软骨炎的50个事实
肋软骨炎症状及伴随症状全解析
中山陵祭堂3D版回归,打卡新地标!
陆伟教你中山陵萤火虫摄影秘籍
虎口瘙痒起疙瘩?速解秘籍在此!
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各年龄段指标一览表
安世杰医生推荐:三种食物助力预防脑鸣
针灸治疗脑鸣:传统疗法焕发新活力
心理压力大?小心脑鸣找上门!
高血压引发脑鸣?这些调理方法请收好
高血压患者如何应对脑鸣?这份指南请收好
营养师推荐: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早餐搭配
15个注意力训练小游戏,让孩子秒变专注小达人!
注意力训练:提升你的认知能力!
家庭环境如何影响孩子专注力?
《机械迷宫》和《迷宫解谜》:让孩子在游戏中提升专注力
湘雅医院专家解读:脑鸣症状如何缓解?
心理学家: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根本不需要社交
从芜湖到乌鲁木齐:丝路自驾游攻略
元象VR带你穿越盛唐过春节
春节临近,陈艳萍教你用冥想告别脑鸣
深呼吸+冥想,告别脑鸣烦恼
认知行为疗法:缓解你的脑鸣烦恼
告别耳鸣烦恼!张叶青主任教你“晨起叩天钟”
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脑鸣?专家教你科学应对!
陈赓麾下的五大猛将,有一人后来成为国防部长
颞下颌关节疼痛,困扰你很久了吗?—国际指南告诉你如何摆脱疼痛
春节申遗成功:让千年文化瑰宝闪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