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大教授翟东升:从货币史看国债,1970年代后货币体系已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大教授翟东升:从货币史看国债,1970年代后货币体系已变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8434249_639898/?pvid=000115_3w_a

导读:在第48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就财政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发表演讲。他从货币史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国债与货币体系的关系,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第48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于1月13日在线上播出,主题为“2025年的中国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表示,讨论财政债务可持续性的问题,不要看总量,也不要光看占比,还要看利率,也就是说利息支出是多少,还要看资产负债表。

除此之外,翟东升强调,还要看货币史。看全球世界各国的国债占GDP的比例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他谈到,在硬通货本位之下,努力攒钱,少负债,这是硬道理。所以,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最后告诉孩子们,祖训上讲勤俭节约是传家宝。

但从1970年代开始,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逻辑出现了底层逻辑的变化,这个变化在1971年开始全球的货币发行逻辑跟人类经济史上绝大部分都不一样了。

1970年之后,货币体系基础是大国的祖传信用,什么叫祖传信用?翟东升做了一个比喻:打一个响指,说有就有,它没有上限,它是无穷。数学上讲的无穷就是任何一个绝对值除以无穷都是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