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届GPT-4提示词大赛冠军的提示词框架,我们测试了下有多神奇
这是首届GPT-4提示词大赛冠军的提示词框架,我们测试了下有多神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如ChatGPT、GPT-4等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然而,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大模型,让它们按照我们的需求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提示词构建框架——CO-STAR框架,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从初识到精通:AI提示词的重要性
许多人在初次接触AI大模型时,往往会被其惊人的能力所震撼。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将其闲置。这并不是因为大模型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用户不会正确使用提示词。
李彦宏曾预言,未来将出现一种新的职业——提示词工程师,这一职业的门槛不高,但做得好的话,可以轻松年入百万。这足以说明掌握提示词写作方法的重要性。
CO-STAR框架:构建高效提示词的利器
在新加坡首届GPT-4提示词工程大赛中,张席拉(Sheila Teo)凭借其出色的提示词写作能力摘得桂冠。她在赛后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她使用的CO-STAR框架。
CO-STAR框架由新加坡GovTech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团队创造,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提示词构建模板。它考虑了所有影响LLM回应效果和相关性的关键因素,让我们得到更好的输出。
CO-STAR框架由六部分组成:
- C(Context)上下文:提供任务上下文信息,帮助LLM理解正在讨论的情境,确保其回应的相关性。
- O(Objective)目标:明确你希望LLM完成的任务,帮助LLM集中回应,以达成特定目标。
- S(Style)风格:指明LLM输出的写作风格,可以是某位名人的写作风格,或某个领域专家的风格,比如商业分析师或CEO。
- T(Tone)语气:确定回应的情感态度,确保LLM的回应和我们希望的回复情感相同。
- A(Audience)受众:识别回应的目标受众,让LLM的回应针对特定受众,保证其在所需语境中的适宜性和易懂性。
- R(Response)回应:指定回应的格式,确保LLM按照你需要的确切格式输出,以便于后续任务。
实战对比:CO-STAR框架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CO-STAR框架的实际应用效果,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案例对比。
案例一:新媒体运营文案
假设你是一名新媒体运营师,需要为一款新产品“安慕希”撰写种草文案。
没有使用CO-STAR框架:
帮我写一篇关于安慕希的种草文案
使用CO-STAR框架:
#上下文#
我想为我公司的新产品写一篇文案。产品名叫安慕希,是一款超级好喝的酸奶。
#目标#
为我创建一个小红书帖子,目的是让看到这篇帖子的人购买安慕希。
#风格#
小红书的种草风格。
#语气#
幽默的,有说服力的。
#受众#
我们的群体是6~18岁的年轻群体
#回应#
小红书上的种草文案,简明扼要而又富有感染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使用CO-STAR框架后,AI生成的文案更加符合预期,既保持了种草文案的特点,又针对目标受众进行了优化。
案例二:情书写作
再来看一个更具趣味性的案例。假设你想为暗恋的对象写一封情书。
使用CO-STAR框架:
#上下文#
我想为我暗恋对象写情书。我暗恋的对象叫小美,人美心善,我非常非常喜欢
#目标#
帮我写一封情书,让小美看到情书后就答应我
#风格#
鲁迅的风格
#语气#
幽默的,有说服力的。
#受众#
小美,年芳22
#回应#
情书的格式,简明扼要而又富有感染力。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写情书这样看似随意的任务,使用CO-STAR框架也能让AI生成出既符合预期又富有创意的内容。
学习资源推荐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提示词工程,以下资源值得推荐:
吴恩达教授的《提示词工程师课程》
链接:https://www.deeplearning.ai/short-courses/chatgpt-prompt-engineering-for-developers/Open AI的官方文档
链接:https://platform.openai.com/docs/guides/prompt-engineering通往AGI之路
链接:https://waytoagi.feishu.cn/
掌握提示词写作方法,不仅可以让你更高效地使用AI工具,还能在工作中创造出更多价值。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CO-STAR框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