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车企“黑公关”攻防战:鸿蒙智行悬赏500万背后的行业暗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车企“黑公关”攻防战:鸿蒙智行悬赏500万背后的行业暗战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OS13IE05560GIF.html

3月2日,鸿蒙智行发布了一条"悬赏令"——最高奖励500万元,征集针对其品牌及尊界S800车型的异常评论线索。这一动作背后,是近期网络上突然涌现的数十万条负面攻击信息。这些评论的账号大多活跃度低,文案雷同,且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发布,被认定为"有组织的黑公关行为"。

一场数据异常的舆论风暴

根据鸿蒙智行的调查,异常评论主要呈现三个特征:

  1. 账号异常:大量注册时间短、互动记录稀少的"僵尸号"参与评论;
  2. 时间集中:同一话题下,短时间内出现数百条相似内容;
  3. 内容模板化:文案高度重复,集中于"技术造假""测试违规"等指控。

事件导火索或与1月的一场测试争议有关。当时,尊界S800在与迈巴赫S680的对比测试中,被曝出测试车辆未经车主知情导致损毁。尽管江汽集团回应称测试车辆通过正规租赁渠道获取,并提前告知用途,但该事件仍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最终演变为针对品牌的集中攻击。

车企为何成为黑公关重灾区?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黑公关早已不是新鲜事。2024年,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也曾推出"万元悬赏"打击恶意攻击。但鸿蒙智行此次将奖金提高至500万元,侧面反映出行业竞争的升级。

从动机看,黑公关的矛头往往指向两类车企:

  1. 新势力挑战者:如鸿蒙智行这类依托华为技术快速崛起的企业,可能威胁传统车企市场份额;
  2. 技术争议对象:尊界S800搭载的华为智能驾驶技术,若成功突围,或打破现有市场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鸿蒙智行2025年2月销量达2.15万辆,旗下问界、智界等品牌成交均价位居行业前列。这种增长势头,或许加剧了竞争对手的危机感。

打击黑公关:治标还是治本?

鸿蒙智行的应对策略分为三步:

  1. 法律追责:联合尊界法务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已对部分涉案人员采取强制措施;
  2. 悬赏激励:通过高额奖金鼓励网友提供线索,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3. 舆论澄清:发布声明强调测试合规性,试图挽回公众信任。

但这种手段能否根治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两大难点:

  1. 隐蔽性强:黑公关多通过境外服务器或虚拟身份操作,追查成本高;
  2. 利益链复杂:从"水军"组织到幕后金主,产业链分工严密,单一企业难以彻底铲除。

行业反思:为何总有人"不想让你成"?

车企间的暗战,本质是市场话语权的争夺。以尊界S800为例,其售价定位直接冲击30万-50万元豪华车市场,触动了BBA(奔驰、宝马、奥迪)及部分国产高端品牌的利益。而华为技术的加持,更让传统车企担忧丧失"技术定义权"。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2024年,某自主品牌高管公开称"特斯拉智驾领先国内两年",被质疑刻意贬低合作伙伴;小米造车初期,亦遭遇"手机企业不懂造车"的舆论围剿。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潜规则:当新兴势力威胁现有格局时,打压往往比合作更"高效"。

普通人如何看待这场混战?

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互撕的戏码早已审美疲劳。社交媒体上,一条高赞评论写道:"我们不在乎谁雇了水军,只关心车好不好开、安不安全、价格实不实在。"

悬赏500万的举措,短期内可能震慑黑公关,但长期来看,车企更需要用产品说话。毕竟,再多的公关战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2025年1-2月,鸿蒙智行累计交付5.65万辆,市场仍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而那些靠抹黑对手生存的车企,最终会被用户的选择淘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