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签"生死状"再喝酒,出了意外真能免责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先签"生死状"再喝酒,出了意外真能免责吗?
引用
光明网
1.
https://m.gmw.cn/2024-12/16/content_1303923596.htm
到了年底,朋友聚会、公司聚餐的邀请会逐渐增多。聚会为了调节气氛,不少人都会喝上几杯。在酒桌上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很多人还会在喝酒前签订一份所谓的聚会"生死状",或者是免责责任书。不少市民疑惑,有了这张签了字、按了手印的书面约定,真的就能在酒后意外中免责吗?
在网络上你会搜到不同版本的喝酒免责声明,大体意思都离不开喝酒后发生意外,与当天同桌喝酒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北京市万商天勤(昆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川云表示:"喝酒前签订类似于'生死状'或者免责责任书,实际上会涉及到对于人员生命健康等的处分,属于清算的处理,因此它可能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违反了公序良俗,该行为在法律上会认定为无效行为。"
这一纸免责声明,在法律上是被视为无效的。是否需要承担责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北京市万商天勤(昆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川云表示:"一个是提醒、劝阻和通知的义务,在共同饮酒的过程中,如果看到有人无法饮酒或者饮酒过量,应当有劝阻或提醒的义务。其次,在饮酒后发现他饮酒过量等情况也存在看护、照顾以及护送的义务。"
如果酒后这些应尽义务未尽,后续发生了伤亡事故,同桌喝酒的人需要按照相应义务的履行情况,承担相应责任比例的赔偿责任。律师特别指出,饮酒者本人在其中也有责任。
北京市万商天勤(昆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川云表示:"对于饮酒者本人,如果他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我们说的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其实有一定的预见性,在这种情况下,饮酒人本人承担的责任,基本上会比其他共同饮酒的人要更大一些。"
律师建议市民在日常的饮酒过程中,无论对方酒量好与坏都不要强行劝酒。酒后都需要照顾好同桌共同饮酒的人,根据他的饮酒量和饮酒后的身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送他就医或是安全护送到家属身边。
热门推荐
2025年人工智能三大趋势:技术突破引领企业转型与人机共生
冬天电动车要充电多久?
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冬季环境下哪种电池更耐用?
落枕怎么办?5个实用方法快速缓解颈部疼痛
一文读懂落枕:从症状到康复的完整指南
胸膜疾病护理指南:病情监测与日常照护要点
一起玩转健康游戏生活
游戏社交被认为越来越需要,竞技游戏中的玩家如何社交?
胸膜肥厚的四大病因及综合治疗方案
胸膜增厚如何治疗?四种常见原因需警惕
胸膜增厚的五大病因及针对性治疗方案
新石器到清代:十件文物里的龙纹演变史
上海2024年残保金申报开启,30人以下企业继续免征
从<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看青年精神困境的根源与出路
“空心病”:当价值观缺失遇上精神空虚,如何重获内心充实
龙井茶最佳泡茶水温:80℃~85℃最适宜
龙井茶:绿茶皇后这样泡,抗氧化助消化又提神
龙井茶保存指南:2年保质期,0℃~5℃最佳储存温度
降糖的饮食有多少种
制造业上市公司劳动力密码: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 用工规模与人均创收双升
报告:2024年一季度青岛平均招聘月薪9351元,中位数7500元
每10人就有1人患病,社交恐惧症如何自我检测与治疗?
春节前夕2万吨智利车厘子抵华,价格暴跌47%
热熔胶可粘接亚克力,四大要点确保粘接效果
亚克力引领材料创新:建筑电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高透明度与耐候性加持,亚克力板成汽车制造新宠
亚克力板跨界应用:智能建筑到医疗设备的创新材料
东江湖美食打卡:东江鱼、米粉、腊肉,你最爱哪个?
春联用字最佳推荐——赵孟頫体
如何选LED灯带尺寸,点亮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