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心法》序 白话译文
《龙门心法》序 白话译文
《龙门心法》是明末清初全真龙门派宗师王常月的代表作,该书强调"戒律"在修道中的重要性,主张内外兼修,不仅要在行为上遵守戒律,更要内心清净无染。本文将为您介绍《龙门心法》的作者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影响,并附上该书序言的白话文翻译。
《龙门心法》简介
王常月(1522-1680),原名王平,字常月,号昆阳,生活于明末清初,是全真龙门派的一代宗师。其一生致力于弘扬道法,整顿教规,以律宗创始人的身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道学遗产。《龙门心法》正是其学识与修为的结晶,该书不仅体现了他对道家经典的深刻理解,也融入了其多年实修体验与教化弟子的智慧。
王常月在《龙门心法》中反复强调“戒律”的重要性,认为“戒是全真第一关”。他主张,修道之前必先修人道,强调道德修养与律己精神,这是通往仙道的基础。此外,他还倡导内外兼修,不仅要在行为上遵守戒律,更要内心清净无染,达到定慧等持的境界。
《龙门心法》自问世以来,对全真龙门派乃至整个道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是道士修行的指南,也为普通人提供了道德修养与精神提升的路径。王常月的教诲,让世人明白,修道不仅是追求超凡脱俗的神秘体验,更是脚踏实地、克己复礼的生活实践。
《龙门心法》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一部蕴含人生智慧与道德哲学的宝典,它跨越时空的界限,继续指引着现代人在纷扰尘世中寻求心灵的归宿与生命的真谛。
《龙门心法》序
探究大道的本源,你会发现一切正道都源自内心。往大了说,有如《道德经》五千言的深奥;往简了讲,不过师徒间传承的十六字真言。不同的修行门派,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就好比条条大路通罗马。
然而,许多追求大道的人,只是盲目地寻找仙山问道,渴望通过苦修脱胎换骨,却找不到真正的灵丹妙药;他们寻求生命的真谛,讨论玄妙的机理,却往往不得其解。他们没有意识到,理解真理贵在专注,修行在于持之以恒,要领悟其中的精髓,关键还得靠前辈的指导和传承。
我在公务之余,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道家思想,一直遵循着清朝初年白云观开山祖师王真人所著的《龙门心法》,早晚研习,渐渐有了一些领悟。
于是,我与好友白云观的方丈张耕云以及炼师秦云樵,我们三个同道中人,聊起这本珍贵的手抄本未能广为流传,实在可惜。两位朋友说,王真人名声响彻仙境,深受尊崇,既然这本著作尚在,有心学习之人定能从中找到实践的道路,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今正值开坛传授戒律,四面八方的求道者汇聚一堂,正是公布于众并刊印成书的好时机。我欣然同意,不愿私藏,愿意由道观出资刻印传播。
回想从清顺治初年到同治初期,王真人的高尚品德与深厚修为,如今终于得以发扬光大,真是令人欢欣鼓舞。只希望那些能够深刻理解并实践的人,并不需要去寻找什么仙境奇药,也不必羡慕那些虚幻的神仙景象,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因此,我写下这篇序言。
大清同治十年(1871年)夏天五月 景文 谨序
第七代律师 西晋 昆阳子 王常月 传
弘道阐教法孙 维阳子 詹太林 校
弘道阐教元孙 初阳子 唐清善 演
白话文翻译 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