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否替代降压药?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遇这些状况应谨慎锻炼
运动能否替代降压药?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遇这些状况应谨慎锻炼
运动真的能降血压吗?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运动?运动时需要注意什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常言道,运动是一味“神奇良药”,不仅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它更是一剂有效的“降压神药”。许多高血压患者通过规律运动,成功降低了血压,甚至有初期高血压患者仅靠合理运动就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然而,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不是说运动时血压会升高吗?为什么还能降低血压呢?高血压人群又该如何正确运动?
运动降压,科学有理!
运动是否真的能降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明确指出,我国70%-80%的高血压病例源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了缺乏运动。普遍缺乏运动的人群更易患上高血压。而关于运动能降压的原理,简单来说,是因为它能够缓解交感神经紧张,促进扩血管物质的分泌,使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小,进而降低血压。
推荐三种有利于降压的运动方式给高血压患者!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即在充分供氧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例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跳舞、游泳等。大量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显著降低正常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国内研究建议:运动超过9周、达到50%-60%最大耗氧量强度、每周6-7次且每次40-50分钟的运动方案最适合国内中老年高血压人群。
2、高强度间歇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指的是运动强度达到75%最大耗氧量以上的训练,运动强度高但时间短,一般不超过5分钟,之后需要休息,间歇期以安静或低强度活动恢复体力,恢复期与运动期时间大致相等,如此循环数次。这种训练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提高有氧适应性,降低血管阻力,进一步发挥降压效果。
3、等长阻力训练
等长阻力运动指通过肌肉收缩但不缩短肌纤维,增加张力以对抗固定阻力的训练,如举重、握力训练等。这类训练不仅有助于降压,还能增强肌肉量和全身协调性。
王药师建议,高血压患者在选择以上三种运动方式时,首选安全系数较高的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适合体力和耐力较好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等长阻力训练操作便捷,适合轻度高血压患者随时练习。
高血压患者运动,需注意以下几点!
尽管运动能有效降压,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适宜进行运动。如何运动、何时运动都需谨慎考虑。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建议暂时避免运动。
1、静息时血压控制不佳或过高(超过180/110mmHg),此时不宜运动,应在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后再尝试。
2、运动中若出现胸痛、肌肉痉挛、头晕恶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监测血压或寻求专业帮助,排查潜在并发症。
3、开始运动时应先进行热身,从低至中等强度开始,每次持续5-10分钟,再逐渐过渡到中至高强度运动。
4、选择合理的运动时间。由于清晨血压较高且是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因此,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本文原文来自ms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