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居家遇上发热,如何处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居家遇上发热,如何处理?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RL43F9055233ET.html

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当机体受到病毒侵入后,自身抵抗力会降低,免疫系统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进而诱发发热症状。大部分人在面对发烧时,处理方式不是非常恰当,虽然最后症状消退,但身体上仍过多地承受了不必要的痛楚。对此,今天想与大家讲一讲居家遇上发热应如何有效处理?

引发热的常见疾病

首先应该明确,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引起发热的常见疾病包括以下几种:

(1)感冒与流感:其主要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经常会出现咳嗽、发热以及咽喉痛等症状。

(2)感染:如扁桃体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发热的产生,常伴有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多种临床症状。

当然除上述疾病外,其他腹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都会引起发热症状,导致身体乏力、食欲不佳以及头痛等,这些不适感常困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因此,当出现发热症状时首先应明确病因,对于病毒感染、常见感冒等,一般对症治疗即可。退热就是其中之一。

发热后该捂汗还是散热?

对于居家发热症状的处理,大部分人会陷入“捂汗”的误区。这是由于出汗之后,皮肤表面温度降低,给人一种“起效”的错觉。然而,此方式需要分情况,若是低烧,捂汗比较管用,出完汗后烧就退了。当遇到38.5℃以上高烧时,则不能继续捂汗,而应该散热。因为长期捂汗会导致汗液无法蒸发,引起体温升高,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惊厥。那么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措施呢?对于高烧情况,我们可以用物理方法降温,将湿毛巾或退热贴贴于颈部、额头、手腕等部位,刺激皮肤血管,增强散热能力,或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体温快速下降。

如何调理饮食

俗话说“三分药,七分养”,发烧后大部分人的胃口都不是非常好,因此在退烧之后,便迫不及待摄入大量高热量的食物,想要尽快弥补身体所消耗的能量,然而殊不知这种方式极其错误。由于此时若食用大量高热量食物,不但机体无法及时吸收,反而会加重症状或延长病程。主要因为在发烧期间或退烧后一段时间内,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受阻状态,胃肠道蠕动功能减慢。此时高热量的食物的摄入易诱发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因此,在发烧生病时,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生冷、甜腻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食清淡的食物。

正确使用退烧药

大部分患者认为发热都是感冒所引起的,这也导致其在居家发热处理中,出现“病急乱吃药”的情况。这种不经判断,乱吃退烧药的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众所周知,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退烧药多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又称非甾体抗炎药,品种及剂型较多,包括:口服剂型,注射液以及栓剂等。对于老年患者、妊娠妇女、儿童以及过敏体质患者等特殊人群,选择退烧药物时更应注意用药安全。当前,世卫组织推荐的安全经济的口服退烧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部分大众觉得这两种退烧药的作用效果都差不多,事实上两种药物的区别较为明显。

例如,在退烧效果上虽然上述药物有相似性,但是对于单次剂量,布洛芬的退烧作用比较强,降温所维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服药之后会对我们的胃肠道造成刺激,与此形成对比,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效果则相对温和,不存在明显的胃肠刺激,口服后吸收更快。因此成为妊娠期妇女及具消化道出血史等患者的良好选择。

虽然发热算不上严重症状,也不是什么罕见疾病,但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长时间的高温也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使用退烧药之前,我们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药剂量,明确用药指征,通常只有当体温超过38.5℃之后方可使用退烧药,在用药以后及时观察体温及症状变化并按时停药。值得注意的是,在由普通感冒对症治疗1周后,若症状仍无明显好转或消失,则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一步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