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四姓开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四姓开头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5/01/42953777_1134947594.shtml

《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幼儿启蒙读物之一,每四字为一句,朗朗上口。其中,“赵钱孙李”作为开篇四姓,历来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揭示这四个姓氏背后的深刻历史内涵。

《百家姓》编撰于北宋初年。每四字为一句,有一定的韵律,诵读时朗朗上口。加上历朝增补,共收录568个姓氏。与《三字经》《千字文》,称为“三百千”。 是我国古代幼儿启蒙读物。

那么,《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四姓开头?

首先,《百家姓》以宋朝的国姓“赵”字为开头。到了明朝,改名《皇明千家姓》,以朱元璋的“朱”姓为首。清朝康熙年间,《百家姓》称为《御制百家姓》,以儒家鼻祖孔子的“孔”姓开始。再后来,重新启用“赵”姓开头的《百家姓》版本。

《百家姓》中排在第二位的是“钱”姓。据南宋王明清所著《玉照新志》记载,《百家姓》为吴越地区的一钱氏“小民所著”。作者把吴越王“钱”姓排在次要位置上。吴越位于今江浙东部一带,都城在今杭州。吴越国是五代十国里的十国之一。宋朝建立初,吴越王钱弘俶主动归降宋朝有功,遂能在《百家姓》排序中列第二位。钱弘俶的正妃姓孙,借助她丈夫的名望,其姓排第三。南唐后主李煜的“李”姓排第四位。

这样,《百家姓》头一句“赵钱孙李”四姓排序的缘由,被南宋王明清的《玉照新志》信手拈来记述的一段内容而确定下来。结果,以讹传讹,误导后世近千年。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文化学者、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和北大博士生、青年才俊卞恒沁等也都以《玉照新志》的相关内容作为《百家姓》前四姓排序的蓝本,阐述其学术观点。

笔者认为,南宋王明清所著《玉照新志》关于“赵钱孙李”四姓排序的解释,十分牵强,不足为训。“赵”姓排名第一,无可争议。把吴越王的“钱”姓,排名第二位,极其不合情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一个地方长官的姓氏与皇帝的姓氏排在一起,超越了普通王公的级别,有僭越之嫌。接下来,把吴越王妃的“孙”姓,排在《百家姓》第三位,更是滑稽可笑,这是绝无可能的事。若能把钱王孙妃的“孙”姓排在《百家姓》的前四位,那么,宋太祖赵匡胤的三位皇后贺皇后、王皇后和宋皇后的姓氏,该排在第几位?编撰《百家姓》时,南唐后主李煜已成亡国之君,他的姓氏何德何能能排在《百家姓》的前四位?

《百家姓》的编撰者在编写这本读物时用心良苦,特别是《百家姓》前四姓的排序内藏玄机、大有文章可循。

首先“赵钱孙李”的赵姓,为当朝国姓,必须放在头等位置。其二,“钱”姓,这里不仅指姓氏,而且还是“前”字的谐音。其三,“孙”姓,在这里也不仅仅单指姓氏,还有双关语“孙子”的寓意。其四,这里的“李”姓,应该指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姓氏。所以,《百家姓》前四姓的排序,表面上看是“赵钱孙李”四姓,但内容暗含的是“赵前孙李”。即:赵姓排在前边,李姓排在孙子的后边——这是一句骂人的话,骂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978)就是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千古词句的南唐后主。

南唐(937-975),是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王朝,都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是五代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盛时疆域三十五州,包括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东部。人口约有500万。

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变bian,888-943),自称是唐朝第十一代皇帝唐宪宗李纯的五世孙,因而改国号为“唐”。为区别历史上的唐朝,史称“南唐”。

南唐共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李昪死后,其长子李璟即位,历史上称“南唐中主”。李璟死后,他的第六子李煜继位,去掉国号“唐”,改为“江南国主”,史称“南唐后主”。“后主”,一般指末代皇帝。

南唐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力殷实,使“黄袍加身”不久的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心存忌惮。因而,宋太祖赵匡胤曾对左右说过一句名言(后成为成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引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太祖开宝八年》)。这句话里的“他人”,指的是南唐。于是,出兵十万,水陆齐攻南唐,兵临城下。南唐后主李煜出城奉表投降,南唐灭国。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即皇位。赵光义(939-997),就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庙号:宋太宗。据传,赵光义继皇位后,为了进一步羞辱身陷囹圄中的南唐后主李煜,便强幸李煜的老婆、美艳绝伦的小周后,并命画工画下一幅他们的春宫图——《煕陵幸小周后图》。“煕陵”是赵光义的陵寝名,这里代指赵光义。这幅不堪入目的春宫图,对南唐来讲不仅伤害性大,而且侮辱性极强。

面对国破家亡, 李煜在囚禁处无限悲伤地咏道“……一旦归为臣掳,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的词《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节选)词的大意是:自从做了俘虏,心中忧思,身体憔悴,两鬓斑白。记忆最深的是慌张地离开皇家庙宇的时候,别离的悲歌不绝于耳,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伤心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落泪。

南唐后主李煜虽然成了宋朝的阶下囚,但他始终保持名节,个人誓不降宋。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在暗中指使,将其毒死。

成书于宋初的《百家姓》,通过运用谐音和双关语等修辞方式,使《百家姓》“赵钱孙李”前四姓的读音,变成“赵前孙李”。寓意“宋朝的赵姓排在前,南唐的李姓排在孙子的后边。”从而,达到辱没、贬损南唐的目的。为此,民间相传,李氏后人为了破除《百家姓》给这一姓氏族群带来的困扰,于是就有了“李先念”这种具有针对性含义的名字。


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


南唐后主李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