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微生物气体发酵法转化H2/CO2气体产乙酸的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微生物气体发酵法转化H2/CO2气体产乙酸的研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knowcat.cn/p/20241209/2116692.html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气排放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冶金行业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天然耗氢产乙酸菌具有特殊的厌氧乙酰-CoA途径,可以利用氢解酶将H2转化为[H+]产生电子,再把2分子的CO2还原成乙酸的甲基和羧基。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耗氢产乙酸菌WJL142,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实现了H2/CO2气体向乙酸的高效转化。

实验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发酵菌种为耗氢产乙酸菌WJL142,从兰州市皋兰县污水处理厂二级沉淀池的污泥中筛选得到。

5L 磁力搅拌发酵罐气体发酵实验装置

本实验采用5 L磁力搅拌发酵罐(型号HVE-50,上海保兴生物科技公司),进行气体发酵产乙酸实验,其容积为5L,玻璃管体,工作压力<0.1MP。该发酵罐具有温度、转速、空气流量、pH、DO、补料、消泡显示及控制功能,并且还配有空气过滤器及机械消泡浆。本实验中发酵罐初始温度设置为37℃,转速设置为100r/min,灭菌方式为高温蒸汽灭菌锅灭菌(121℃,30min)。发酵装置如图1所示。

发酵种子液的制备

首先配备500mL种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为:CHNaO2·2H2O 3.25 g/L, KH2PO40.25 g/L,K2HPO40.25g/L, MgCl2·H2O 0.3 g/L, FeCl30.25 g/L,NiSO40.016 g/L,ZnCl20.0116 g/L,CoCl·6H2O 0.0102 g/L,CuCl2·2H2O 0.005 g/L,MnCl2·4H2O 0.015 g/L。配好后用0.25M的NaOH溶液调整pH值为7,加入锥形瓶中,然后用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再将玻璃管用锡箔纸进行密封,将其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温度下灭菌20min。灭菌完成待冷却至常温后,将其放入无菌处理后的超净工作台中。取出活化的耗氢产乙酸菌WJL142平板,吸取200μL无菌水冲刷平板上的菌落,将菌液接入灭菌冷却后的锥形瓶培养液中,反复进行3~5次。再将锥形瓶用橡胶塞密封,从被锡箔纸密封的玻璃管口处插入灭菌处理过的长针头。轻轻来回摇晃锥形瓶,使接入的菌液和种子培养基充分混合,再放入如图2所示的通气摇床中,37 ℃恒温,持续通入CO2/H2,静止培养一定时间即得到发酵种子液。

5L发酵罐气体发酵实验方法

首先配制发酵培养基4L,发酵培养基即在种子培养基中加入4g/L二溴乙烷磺酸钠(BES),用以抑制甲烷的生成。将发酵培养基装入清洗后的发酵罐后,采用pH值为4.0和6.18两种标准溶液进行pH电极校正。用锡箔纸将滤菌膜、pH电极接头以及各管路开口处密封,在尾气排放口处,连接一个漏斗,用纱布和报纸将其包裹,将发酵罐放入灭菌锅中,除尾气排放口及平衡管外,其余管路全部密封,在121℃下,灭菌20min。

灭菌结束,待发酵罐冷却后,转移至发酵工作台,连接冷却水管路、尾气冷凝管路、温度计、pH电极。打开通气管路及冷却水。打开发酵罐主控制台,设置各发酵参数如发酵温度37℃、转速100r/min等。待发酵罐各参数到达预期发酵参数后,开始接种,在接种环火焰保护下,快速将种子液接入发酵罐,拧紧接种口,移去接种环。发酵过程中,约每两个小时取一次样。取样时,将取样管打开,并夹住尾气排放管和平衡管,用10mL无菌离心管接取发酵液。

乙酸检测方法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L-2400 UV Detector,Hitachi)进行乙酸检测。选用XAqua 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0.2 %(V/V)磷酸和乙腈混合溶液(体积之比为96.5∶3.5),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乙酸的保留时间为4.222 min,工作曲线方程为y=10-4x+0.0853(y:乙酸摩尔浓度,x:乙酸峰面积),相关系数R2=0.9912。发酵样品6000r/min离心10min,取3.5mL上清液,用0.45μm滤菌膜过滤后待用。

实验结果与讨论

氮源对耗氢产乙酸菌WJL142发酵产酸的影响

氮是构成细胞中核酸和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细菌细胞中氮占12%~15%,是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采用耗氢产乙酸菌进行气体发酵,CO2是唯一碳源,所以适当添加有机氮源能够促进细胞生长,提高产酸量。本实验选用酵母粉作为WJL142气体发酵的氮源。进行了5批次的梯度发酵实验,酵母粉加入量分别为1g/L、2g/L、4g/L、6g/L、10g/L,发酵温度37℃,将H2/CO2以4mL/min、8mL/min的速率通入培养基,发酵24h后取样,用HPLC检测发酵液中的乙酸含量,最终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当酵母粉加入量为2g/L时,乙酸产量相对较高,约为32.38mM。在以后的单因素实验中,发酵培养基中均加入2g/L的酵母粉。

发酵温度对耗氢产乙酸菌WJL142产酸的影响

生长温度是影响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培养温度能提高代谢过程中酶的催化效率。本研究选取了40℃和37℃两种温度,培养种子液和发酵液,进行了四次不同温度组合的发酵实验。发酵过程中均采用4ml/min、8ml/min的速率通入H2/CO2,培养基中添加2g/L的酵母粉,发酵24小时后,测定乙酸含量。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当种子液和发酵培养温度都为37℃时,耗氢产乙酸菌生长产酸效果最好,产酸量达到38.21mM。

CO2/H2通气量对耗氢产乙酸菌WJL142产酸的影响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以CO2/H2为底物,利用耗氢产乙酸菌的厌氧-CoA代谢途径转化为乙酸,所以CO2是发酵过程中的唯一碳源,CO2/H2的通入量直接影响最终的乙酸含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CO2/H2通气量为3mL/min和6mL/min;4mL/min和8mL/min;5mL/min和10mL/min;6mL/min和12mL/min;7.5mL/min和15mL/min。在发酵温度为37℃,以2g/L酵母粉为氮源的条件下发酵培养24小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酵液中的乙酸含量,通过图6分析处理对比可知,当H2和CO2通气量分别为5mL/min和10mL/min时,耗氢产乙酸菌发酵产酸含量相对较高约为38.47mM左右。

接种方式对耗氢产乙酸菌WJL142产酸的影响

种子液成熟度的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种子液培养时间对WJL142发酵产酸的影响,先后进行了5组实验,种子液培养时间分别为6h、8h、10h、12h、24h。发酵过程中在预定时间内取样检测,图8为采用不同成熟度的种子液进行发酵产生的乙酸变化曲线,很明显,种子液培养8h后接入发酵罐乙酸菌增殖代谢最佳,能够产生31.7mM的乙酸。

接种量的影响

微生物接种量的多少直接会影响最终产物的生成。为研究接种量对WJL142产酸的影响,将培养8h的种子液,分别按照7%、10%、12%、14%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按照预定时间进行取样,检测样品中的乙酸含量。最终结果如图7所示,当接种量为10%,即种子液和发酵培养基比例为1∶10的条件下,乙酸菌WJL142的发酵代谢产酸情况最好,发酵45h乙产酸量达到40.9mM。

最优条件下耗氢产乙酸菌WJL142产酸情况

通过以上实验,了解了各影响因素对WJL142发酵代谢产酸的影响,为验证在最优条件下耗氢产乙酸菌WJL142发酵产酸情况,先后进行了3组实验。首先在发酵罐中添加2g/L的酵母粉,然后将37℃培养8h后的种子液,按照10%的比例接入到发酵罐中,发酵温度同样设置为37℃,分别以5mL/min和10mL/min通入H2和CO2,按照预定的时间进行取样,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后,检测其中的乙酸含量。发酵液pH值变化如图9,最终的pH值降至4左右,整个发酵过程中的产酸量变化如图10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最优条件下发酵24h后,WJL142乙酸产量可以达到41.6mM。

图9发酵液pH值变化曲线

图10 WJL142发酵乙酸含量变化曲线

结论

本研究在活性污泥中发现了一种耗氢产乙酸菌WJL142,它具有特殊的厌氧乙酰-CoA代谢途径,能将H2和CO2转化为乙酸。实验采用5L磁力搅拌发酵罐进行模拟废气发酵实验,实验中探究了影响耗氢产乙酸菌WJL142产乙酸的多种因素,包括:氮源、发酵温度、CO2/ H2通气量和接种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耗氢产乙酸菌WJL142最佳发酵条件是,以2g/L的酵母粉为氮源,种子液培养要培养8h,培养温度为37℃,并按照10%的比例接入到发酵罐中,发酵温度同样设置为37℃, H2和CO2分别以5mL/min和10mL/min通入发酵罐中,发酵24h后,乙酸产量能达到41.6m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