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克即可致命!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毫克即可致命!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引用
光明网
1.
https://m.gmw.cn/2024-08/29/content_1303834412.htm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通报,7月广东省共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有2起为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那么,米酵菌酸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是一种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剧毒毒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最适生长温度3637℃,最适产毒温度2628℃。
经长时间发酵或浸发的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易引发中毒,包括:
- 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糍粑、粿条、米粉、凉皮等;
- 变质食用菌,如过久泡发的银耳、黑木耳等;
- 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医务人员表示,米酵菌酸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正常的家庭烹饪方法难以消除,进食后即可引发中毒,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要1毫克即可致命。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2003至2017年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显示,米酵菌酸是我国迄今为止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病死率最高的致病因子,平均病死率高达42%。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医务人员给出了以下建议:
- 正规渠道购买并妥善保存食物,凡超过保质期均应舍弃,尤其是河粉、肠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
- 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变质的不能食用;泡发菌类时间不宜过长、不宜隔夜,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尤其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 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应避免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需勤换水,制作及贮藏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卫生与通风防潮,避免污染。
医生介绍,从摄入米酵菌酸到出现症状,一般是半小时到10小时左右,可能有些会在1~2天内出现症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有些人会出现头晕、昏迷等。
如果吃了长期发酵的食物或存放在冰箱里时间比较长的熟食,出现这些症状后应该及时就医,同时把吃过的这些食物保存好,以便进行检验。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新闻
热门推荐
聚焦2024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与展望
ESFP的爱情:非常专一带来高能量和快乐,花钱如流水缺乏财务规划
喜马拉雅小熊猫:温顺可爱的“迷你”熊科动物
笑傲江湖里,东方不败霸道无情,因何却对任盈盈格外好
波动与离散:能量为何以量子形式存在?能量不连续性的起源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深度游览湖北清江画廊全攻略
如何开通邮箱IMAP服务
枫蓼肠胃康颗粒成人吃几袋?用法用量全解析
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歌曲版权怎么申请知识产权
2025黑龙江汽车置换补贴新政出炉,云闪付申请攻略来啦!
家中贴“福”字,最好不要超过2个,太多反而影响风水,为什么?
恩施清江画廊自驾游全攻略:必去景点与旅行贴士
如何建立自信——为成功做好准备
常用分辨率有哪些?如何选择最适合我的设备?
鼻塞感冒时,这些饮料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虚拟机的鼠标如何退出
蓝光危害:如何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虚开发票是什么?类型、后果与防范措施全解析
走读街巷,看一座城的"崭新打开"
痛风病人能否饮酒
弧度造句更多
加密货币为什么值钱?深度解析加密货币的价值来源
Deepseek服务器部署对SSD的要求
糖化血红蛋白6.4%意味着什么?医生专业解读及建议
怎么解除宽带网速限制?专家教你几招快速恢复满速体验
如何在仪表盘上查看油耗?如何优化油耗表现?
刻舟求剑的故事
新对比红碧玉与老皮:哪种材料更适合制作手工艺品?
卫星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