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雍正的办公室+卧室
故宫养心殿:雍正的办公室+卧室
养心殿是故宫中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从明代嘉靖时期的炼丹之所,到清代成为皇帝理政和居住的重要场所,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几个世纪的兴衰。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座宫殿的历史沿革、功能布局及其在清代的重要作用。
沿革
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最初是嘉靖帝的炼丹之所。殿名出自《孟子·尽心下》的“养心莫过于寡欲”。清代时期,养心殿经过增建,功能逐渐丰富。顺治帝曾在此居住,康熙朝则将其作为皇家御用物品造作之地,称为养心殿造办处。在东次间等处设有木匠、金匠、铜匠、画匠、雕刻匠、油漆匠、漆画匠、裱糊匠等做工空间。皇帝有时会在西次间学习几何学、对数、医学,或面见传教士,偶尔召见大臣。
自雍正朝以后,养心殿成为皇帝日常理政与起居之所,取代了乾清宫的基本功能。清代共有八位皇帝正式入住养心殿,分别是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
图1 养心殿平面图
图2 养心殿东围房
图3 故宫平面图
图4 养心殿鸟瞰
理政
雍正帝在位期间,养心殿成为了清朝政治活动的核心场所。据统计,雍正帝执政十三年,在养心殿批阅奏折四万多件,累计批复字数达一千多万字。平均每日批阅十件,某一日可批阅几十件。在此期间,雍正帝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 秘密立储制度
- 摊丁入亩
- 编纂《大义觉迷录》
- 设立军机处
- 改土归流
此外,雍正帝还在养心殿西暖阁钦定状元,累计钦定状元83名。
接见大臣
养心殿不仅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接见大臣的重要场所。雍正帝在这里主要进行两项活动:召见高级官员和面试提拔中下级官员。与人们想象中的严谨考评不同,雍正帝更注重对外貌的观察。例如,他对浙江瑞安协水师守备岳纲的评语是“人武,少欠明白, 两只忠臣眼”;对候补安陆府知府胡振组的评语是“脸矮小人, 小伶俐, 未必诚实”。
垂帘听政
同治、光绪两朝为幼年皇帝继位,在养心殿出现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之制。慈安皇太后暴崩后,慈禧皇太后独自垂帘听政。
图5 养心殿慈禧垂帘听政
三希堂
养心殿西暖阁梢间内,乾隆帝辟有小书房“三希堂”,藏有众多名贵书画,包括: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王献之《中秋帖》
- 王珣《伯远帖》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实际是赝品)
- 展子虔《游春图》
- 韩滉《五牛图》
- 黄筌《写生珍禽图》
- 宋徽宗《听琴图》
- 赵昌《写生蛱蝶图》
- 赵孟頫《人骑图》
- 唐寅《事茗图》
图6 养心殿后殿寝居处
养心殿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浓缩的清朝历史。从嘉靖时期的炼丹之所,到清代皇帝的理政和居住之所,再到垂帘听政的见证者,养心殿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几个世纪的兴衰。如今,这座宫殿作为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