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光伏“断奶”冲击波,正泰安能IPO变阵,能否冲破周期困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光伏“断奶”冲击波,正泰安能IPO变阵,能否冲破周期困局?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20/detail-inemctpe2286629.d.html

2024年,户用光伏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面对行业波动,不少跨界进入户用光伏的企业选择知难而退,而部分玩家则坚持前行,试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抵御行业下行周期。在“中止”3个月后,正泰安能于2024年12月更新了招股书。作为正泰电器(601877.SH)分拆上市的核心资产,正泰安能曾受益于户用光伏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四年内营收从16亿元飙升至近300亿元,净利润增长近十倍,一度被资本市场视为“明日之星”。然而,随着行业供需失衡、政策补贴退坡、企业负债高企等问题集中显现,正泰安能的上市之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毛利率走低

资料显示,正泰安能的主营业务涵盖四大板块: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户用光伏电站销售、户用光伏电站售后保障运维,以及户用光伏系统设备销售。

据招股书显示,正泰安能计划募资不超过60亿元,其中50亿元将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2亿元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若成功上市,其市值有望突破千亿元,远超母公司正泰电器。

经40多年的发展,正泰电器的业务日益多元化,涵盖低压电器、高压输变电、光伏组件制造及光伏电站运营等多个领域。而作为正泰电器旗下的重要子公司,正泰安能近年来对母公司的业绩贡献颇为显著。

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6月,正泰安能的营收分别为296.06亿元和128.03亿元,占正泰电器总营收的51.71%和44.16%。其中,户用光伏电站销售业务已成为正泰安能最大的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28.61亿元、100.52亿元、247.5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51.10%提升至83.94%。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27.13亿元,其中电站销售收入达96.49亿元,占比75.90%。

从毛利率来看,正泰安能的户用光伏电站销售业务在规模化开发后趋于稳定,但与同行相比,其毛利率水平仍相对偏低。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41%、14.07%、10.09%和12.22%,其中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指标分别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49%、8.09%和6.65%。

这不仅是正泰安能盈利能力变化的体现,更反映出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为43.48GW,而2024年这一数字仅为29.55GW,同比下降32%。

曾几何时,户用光伏被视为“未来的黄金产业”,吸引众多企业竞相入局,希望成为行业巨头。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许多跨界进入户用光伏的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例如,天合富家原计划通过分拆上市,但受市场环境变化及盈利空间收窄影响,不得不与母公司深度整合,探索“光储”新模式;创维光伏则以“家电+光伏”的跨界模式切入市场,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受技术和价格等因素的制约。

户用光伏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竞争惨烈,市场萎缩,盈利下滑,巨头被迫调整策略,跨界玩家举步维艰,昔日的蓝海市场正变为血海战场,正泰安能狂奔IPO,行业却在寒冬中徘徊。

“价格战”下的困境

受益于户用光伏“整县推进”政策,正泰安能的商业模式从最初与农户合作共建,逐步转向以央国企为主要客户,将建成后的户用光伏电站一次性出售给国电投集团等大型企业。过去三年半时间,国电投系企业累计为正泰安能贡献175亿元营收,占比超过一半。

然而,2024年,户用光伏市场急转直下,受补贴退坡、收益率下降等因素影响,正泰安能开始陆续出售电站资产,从“资产大户”逐步向“轻资产平台”转型。2024年底,正泰电器突然宣布,将出售总装机容量不超过14GW(市场价约420亿元)的部分户用光伏电站资产,这一决策在行业内引发巨大震动。

事实上,早在2020年,正泰安能便开始探索向第三方投资者销售户用光伏电站,并于2021年正式落地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户用光伏业务已成为正泰电器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剥离该业务,该公司整体营收规模将大幅缩水。

随着户用光伏补贴政策逐步退坡,电站收益率持续下滑,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在此背景下,出售电站资产不仅是优化资产结构的举措,更是正泰安能调整业务模式、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策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户用光伏安装商数量已突破5000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部分地区光伏组件价格被压至成本线,企业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安装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用户信心受损,行业口碑下滑。

与此同时,用户对正泰安能的投诉时有发生。据黑猫投诉不完全统计,在该公司的40多条投诉中,涉及合同纠纷、房屋漏水等问题较多。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光伏电站对资金要求极高,正泰安能长期保持高负债运营。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不足7亿元。或由于资金回笼策略生效,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货币资金回升至29.29亿元。

此外,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136号文”),标志着固定电价时代的终结。136号文的出台,既是光伏行业告别政策扶持的“断奶时刻”,也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成人仪式”。短期来看,行业将经历阵痛:抢装潮透支未来需求、电价波动挤压利润、部分中小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山东、河南等地是正泰安能在国内的重点市场,未来这些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或将放缓,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正泰安能IPO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折射出整个光伏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趋势。企业需从“规模至上”转向“质量优先”,在短期生存与长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对正泰安能而言,若能成功上市,将迎来新一轮战略调整的机遇。然而,唯有解决高负债、技术短板及独立性争议等核心问题,才能在行业寒冬中破茧重生。

2025年,户用光伏市场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在这场“风云变幻”的较量中,正泰安能能否抢占先机?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