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GPS导航”让肺结节无处遁藏—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诊断与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GPS导航”让肺结节无处遁藏—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诊断与治疗

引用
好大夫在线
1.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956241.html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早期发现。传统的经皮肺穿刺活检虽然应用广泛,但存在气胸和出血等风险,且部分位置的肺结节难以通过穿刺获取。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又无法探及支气管远端。那么,有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像GPS导航一样,准确到达远处细支气管的病灶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是一种将电磁导航系统与支气管镜相结合的技术,它能够通过高分辨率CT虚拟支气管解剖,绘制一条到达病变部位的准确通路。然后通过引导支气管镜内的导丝,精确到达支气管远端的靶病灶所在位置。这项技术可以解决部分经皮穿刺活检或定位较困难病灶的诊断和术前定位问题。同时,在治疗方面,结合微波、射频、光动力等物理手段,为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肺结节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活检诊断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活检诊断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进行支气管内定位和实时导航即注册
  2. 按照导航计划路线将导航定位探头送入所在支气管及其分支
  3. 根据导航计划图和图中绿色球(病灶所在位置)逐渐靠近并到达病灶部位
  4. 更换操作器械进行活检,并进行快速病理诊断

电磁导航的优势在于通过自然腔道到达靶病灶,减少了气胸的发生几率。总体的气胸发生率约为2%,远低于其他活检手段。此外,由于其安全性良好,因此在COPD等高风险患者中应用更有价值。

术前定位

肺结节手术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定位。因术中患侧肺萎陷导致解剖位置变化,且肺小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差别不大,仅凭手指和器械触诊很难找到其所在位置,尤其是距离胸膜位置较深且实性成分少的结节。在多发结节的病例中,这一问题更为明显。

目前临床针对肺结节的术前定位方法均在CT引导下完成。应用磁导航(ENB)引导至病灶附近注射特殊染色剂辅助定位,术中可明显触及病灶,提高定位准确性,且染料并不影响病理诊断。定位和手术可同期在手术室完成,避免了术前CT室定位后转运等待等风险。仅通过一次麻醉即可完成肺部病灶的“定位、手术”,对肺癌早诊早治的临床需求提供了很大帮助。

治疗

针对因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或因多发结节不宜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微波射频等手段是重要的局部替代治疗方法。其中CT下经皮穿刺的方法已经应用广泛。而磁导航技术也能将上述手段联合运用与肺结节的治疗中。

  • 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通过使用电磁波与射频交流电对肿瘤细胞起热效应消融的治疗方法,消融部位病理组织学提示肺泡结构破坏并凝固性坏死。
  • 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治疗:柔软的微波消融针更能适应肺部错综复杂的支气管结构;结合水循环冷却技术,使输出功率达到足以灭活一定范围内的肿瘤细胞,即可局部治疗甚至治愈肺癌。

随着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临床应用的广泛开展,在其安全有效的同时,可以经自然腔道微创、无辐射伤害等优点,仅通过一次麻醉即可完成肺结节的“诊断、定位、手术/局部治疗”一体化诊疗模式,满足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临床需求。


术前三维规划(绘制“GPS”地图)


术中磁导航探针接近靶病灶(绿色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