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One Health「健康一体」发展史
认识One Health「健康一体」发展史
「健康一体」(One Health)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是一种旨在持续平衡和改善人类、动物及生态系统健康的统一方法,强调人类、家畜、野生动植物及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并指出跨部门合作对于维护健康、应对挑战及促进生态系统完整的重要性。通过利用上述领域间紧密且相互依赖的关系,「健康一体」将创造新的监测和疾病控制方法,解决预防、检测到应对和管理的各方面问题,为全球卫生安全做出贡献。此外,这一方法也能帮助人们更容易理解共同利益、风险和机会,推进公平和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One Health 是一种考虑所有生物健康之间相互联系及其影响的方法。|图片来 源:《One Health Joint Plan of Action (2022–2026)》)
One Health概念发展已久,自1800年代以来,科学家就注意到动物和人类疾病过程的相似性。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US CDC)整理,19世纪时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维尔乔(Rudolf Virchow)就创造了「人畜共通传染病」(zoonosis)一词,来表示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传染病,主张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倡改善社会条件以预防疾病,更强调「动物医学和人类医学之间没有分界线——也不应该有」。近代兽医流行病学之父卡尔文·史瓦伯(Calvin Schwabe)则于1964年提出「同一 种医学」(One Medicine)一词,强调人医与兽医在各种学理上的相通性,更提倡两者有结合的必要,才能有效治愈、预防和控制影响人类和动物的疾病。
时间来到21世纪初,自2000年伊波拉疫情于非洲大范围蔓延,2002年中国广东爆发由蝙蝠经过野味传人的SARS,到2003年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人丧生,野生动 物保护协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在2004年9月举办了题为「一个世界,健康一体:在全球化世界中构建健康的跨学科桥梁」研讨会,首次确立了12条应对人类和动物面临健康威胁的优先条文——《曼哈顿原则》(Manhattan Principles)。2008年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风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世界卫生组织与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系统流感协调处(UNSIC)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合作,制定了联合战略框架「Contributing the One World One Health」,提出将One Health概念应用于「动物-人类-生态系统」界面上新出现传染病的策略;同年10月《贡献一个世界,健康一体-降低动物-人类-生态系统界面传染病风险的策略架构》正式发布,「健康一体」才成为了政治现实。
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了三方概念说明(Tripartite Concept Note),提出了国际合作的长期战略方向;同年,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与上述三个组织合作,推动「健康一体」七项具体行动步骤。直到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形成了One Health高级专家小组(OHHLEP),针对One Health推出了完善的行动计划书,进一步扩展概念,纳入包含气候、食品安全等领 域,强调唯有更壮健的环境与生产方式,人类才能获取更加健康的饮食,从而产生更有韧性的卫生体系。
综观One Health概念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之所以被国际广为倡议,实际上是因应20世纪末起,层出不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引起了人类注意,甚至加速了概念发展。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22年全球新兴传染病中约有60%是来自野生动 物和家养动物;而在过去3年中,检测到了30多种新的人类病原体,其中更有75%起源于动物,被归咎于是人类发展下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
各项不同界面与物种的广泛性健康威胁,也带来巨大的损失与风险。202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署正式组成联盟,并于同年提出并启动《健康一体化联合行动计划(2022-2026)》(One Health Joint Plan of Action (2022–2026)),为国家层面和联合国永续发展合作框架内纳入One Health提供指导,计划中列出了六个相互依 赖的行动路径,含括:控制和消除被忽视的热带病和媒介传播疾病、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管理和沟通等,并在六大项中延伸出具体可行动方式。书中也列出了三个可以变革途 径,包含:
(一)加强政策、立法、倡导和融资
(二)促进组织发展、实施和部门整合
(三)加强数据、证据和知识的建立使用,希望藉由这些架构呼吁各国透过健康一体化的方式应对挑战。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组成四方联 盟,在行动计划中列出了六个One Health行动路径。|图片来 源:《One Health Joint Plan of Action (2022–2026)》)
除四方联盟以及One Health高级专家小组(OHHLEP)所提出的行动计划书及建议,许多组织也都于此次疫情后纳入健康一体化的概念,希望能推进各项协议与合约的改进。例如由多个组织共同组 成的「终止野生动植物犯罪全球倡议」(EWC, Global Initiative to End Wildlife Crime)在2020年提出透过One Health的创新方法,改革加强当前的国际法律框架,将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标准纳入野生动植物贸易、市场和消费的决策中,针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 贸易公约》(CITES)提出具体修正案。另外根据报道,WHO「大流行协定」的谈判争议,其中之一即是有 关One Health原则的纳入与否,以欧洲国家为首,倡议公共卫生必须将人、动植物和环境健康纳入,方能有效预防下一次的大流行浩劫。
整体来看,目前国际趋势上将One Health纳入其中已逐渐成为风潮,但面对健康议题,各国如何协调以达到最大共同利益?怎么纳入更完善的向度减少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上述种种都仍有很 长的路途需要前进。
而在本次防疫看来相对成功的台湾,当One Health概念正逐渐兴起,我们在相关议题的起步却较为缓慢。2003年,台湾经历了严重的SARS疫情,台北和平医院因院内感染封院,使12名医疗工作者殉职;同时,社区封楼让13万人接受居家隔离。到了2009年,H1N1造成数十万人感染、35人死亡,后续又有登革热、禽流感疫情,直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
而2013年的鼬獾狂犬病疫情席卷全台,也凸显出组织之间的横向链接极弱,也突出政府对于野生动 物疾病监测与流行病学的重视度低。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中有超过七成是山地,野生物种数量丰富的岛屿,台湾人与野生动物的生活圈高度重叠,却往往忽略了人畜共通疾病的危险性;同时,政府间长期以来各部高度分治,动植物与森林归农业部,人类健康隶属卫福部,而环境保护则是环境部,这三者都是重要的第一线,彼此却相对分离、少有联系。
一直到2014年,为预防人畜共通传染病、抗药性微生物的出现与传播,美国联合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欧盟等共同推动One Health概念,发起了「全球卫生安全纲领」(GHSA, 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后才有所不同。而台湾自2015年起,在美国协助下开始积极参 与相关活动,并在2017年依循「全球卫生安全纲领」的架构,提出了「全球卫生安全-追求防疫一体之传染病整合防治研究」的4年期计划,这才有了整合农业部、卫福部、中研院与科技部的研究,透过此计划开发,透过科技协助完善系统、提升检验效率,并整合数据以精准防治。而在计划中,也针对如抗生素在人畜使用上建立检测、判定标准及基因定序,并重点管制人医与兽医 学重叠使用的抗生素,期望导入合理使用与降低抗生素的概念;但于此,我们仍未纳入与环境健康的关联。
同一时间,从2013年起高雄爆发日月光废水污染河川事件,到2015年邻近六轻厂区的云林台西居民根据詹长权教授团队的研究,对六轻提出损害赔偿诉讼,希望为自己的健康争取权益。2017年,台湾首次检验到鸡蛋戴奥辛含量超标,污染源研判可能是废弃物燃烧的飞灰、底渣的混合物「灰渣」——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事件已大幅影响人民健康与粮食生产系统安全,也彰 显相关环境法规加强和落实的困境。
从关注兽医公共卫生原则,到关注环境健康,再到人畜共通疾病带来的风险后的警觉, 并且对整体粮食生产系统、人类生活生产模式的思考与转型,每一步都在推动概念的转变。One Health概念是一种更全面的思维体系,也是面对所有生存于地球上的生物与生态健康时,从单一转为更多元连贯的思考模式。作为一项现代的软性全球运动,One Health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种不同领域与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与合作,应对越发复杂的风险与系统问题,跨部门合作对于维护健康、应对挑战及促进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性不可或缺。而One Health将扮演催化 剂,让不同领域的组织同心协力,在实践全体最大共同利益的目标上更进一步。
气候变迁对人类的健康已造成威胁,且也影响到全球生态及粮食系统,而医疗照护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5%排放,若能系统性的采取减 排策略,将对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展现关键作用。CSRone永续智库将于10月底举办亚太医疗永续转型论坛,聚焦低碳论 坛及智慧医院两大主题,期许透过亚太区标竿企业互相交流,带来新的观点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