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猫:台北故宫藏赵佶《耄耋图》高清全卷
宋徽宗的猫:台北故宫藏赵佶《耄耋图》高清全卷
《耄耋图》是宋徽宗赵佶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以猫和蝴蝶为主要题材,寓意长寿和美好。画中描绘了猫在花丛中追逐蝴蝶的场景,画面生动活泼,展现了宋代花鸟画的精湛技艺。此外,画作还附有赵孟頫、王达、柳贯、鲜于枢、虞集等多位历史名人的题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耄”和“耋”都是对老年人的特称,“耄”指九十岁、“耋”为八十岁,“耄耋”泛指老年。猫同“耄”,《诗•大雅•板》云“匪我言耄”,“亦聿既耄”,以猫寓长寿。
蝶同“耋”,蝴蝶是美丽的化身,象征着幸福和美好。在中国画中,猫碟图是一个固定的主题,寓意着以谐音取“耄耋”之寿的美好含义。
中国人崇尚长寿,长寿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五福之寿,于是猫蝶图这一绘画模式也就成了我国绘画中的一个传统流传下来。因寓意美好,耄耋图是不少人喜爱的题材,宋朝徽宗皇帝,元代画家王渊,明代的孙克弘、商喜、陆治、戴进,清代的沈振麟、沈铨等都有耄耋图流传后世。
赵佶行书款识:宣和六年春二月。缉熙殿御笔。
印记:宣和、缉熙殿宝、(双龙)、内府图书
以猫入画自隋唐始,猫画所属的走兽一科在唐代就已独立出来。唐代的诸多仕女图中就常出现猫的身影。善画猫的画家有刁光胤,何尊师等人。从流传下来的猫画作品和笔记史料的记载,可以看出,猫最晚在唐代前后就已入画,《唐朝名画录》中有“卢弁,善画猫儿”的记载。
宋代花鸟画发展迅猛,也间接地促进了猫画的发展,可以说猫作为绘画题材真正地流行起来还是在宋代,当时出现了一批擅画猫的画家。宋朝可谓中国绘画史上猫画创作的高峰期,传世的一批宋朝画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宠物猫的踪迹。
猫蝶图寓意福寿,卷中猫快乐地逐蝶玩耍,作为衬托的花草虫有竹、蒲公英、車前草、菊花、月季/玫瑰、瓢虫、蜜蜂等。
拖尾题跋五处:
赵孟頫行书:风微日暖园池静。闲却凝眸捕鼠心。捷爪利牙聊自戏。锦茵藂里弄秋阴。子昂。印记:赵氏子昂
王达草书:碧眼珠圆食有鱼。仰看苍璧坐阶除。秋风飒飒吹花影。一任东郊鼠化鴽。耐轩居士王达。印记:耐轩
柳贯楷书:右宋宣和以天纵之姿。留心翰墨。自人物山水以及鸟兽花卉。莫不各擅其长。此卷花下狸奴。游戏自如。而运笔苍劲。设色精妍。非具颖中三昧。何能入此神妙也耶。东阳柳贯。【注】柳贯(1270-1342),元代文学家。
鲜于枢草书:丽日丹葩蛱蝶衣。相依高下弄晴晖。狸奴且莫惊还逐。恐使花残蛱蝶飞。元贞二年秋九月。鲜于枢伯几父题于困学斋中。【注】元贞二年即1296年。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元代着名书法家。
虞集隶书:伯生虞集曾观。印记:虞集、伯生。
收传印记:周密公谨之印、庋藏宝玩、审定真迹等。
绢本设色,纵37.1厘米,横205.9厘米,画幅较大,请横屏观看:
注:本文图片及视频素材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典藏資料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