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李白的《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佳作。诗中通过对化城寺、清风亭等景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和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出自唐代李白的《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化城寺像是佛法化成,金榜高悬有如天宫顿开。我怀疑它是海上的云气,飞至空中结成了楼台。这湖上惟升公独秀,粲然微笑具有善辨之才。一心助人而不利己,立身俗世却没有疑忌的心怀。清净如水中之月,又如洁净的青莲不染尘埃。闲散之人独居于清风亭中,左右清风为之徐徐吹来。暑热之时又居于广大殿宇,太阳也为之徘徊不前。以茶酒招待幽雅的客人,珍贵的餐盘里盛着雕琢过的梅子。文辞飞扬洒脱,世间万物都为之逊色。叔父手持鸣琴,德行之声遍布云霄。虽然游览道林寺,也举起陶潜的酒杯。清雅的音乐感动天地,高大的松树仿佛在哀吟。欢乐若能尽情享受,即使劫石也会化为灰烬。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仲夏,李白三游当涂时所作。
简析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理想世界,然后赞美了升公的才情与风采,描绘了诗人闲居清风亭的惬意生活,结尾表达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与留恋。整首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表达了自己志存高洁、洒脱于世的愿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