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遥感影像预处理步骤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遥感影像预处理步骤详解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8374010_121660462/?pvid=000115_3w_a

遥感影像预处理是获取高质量遥感数据的关键步骤,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纠正影像在采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误差,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遥感影像预处理的主要步骤及其技术原理。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是为了纠正遥感影像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姿态变化、大气干扰等外在因素造成的遥感影像几何畸变与信息误差,得到真实的反射率数据。主要包括正射校正、辐射定标、影像融合、影像配准、大气校正、影像镶嵌、影像裁剪等。

正射校正

正射校正可以纠正因传感器、地形起伏不均衡等因素引起的像点元素上的偏移,并利用地面控制点通过相应的数学算法模型实现,校正后的影像在影像特性及精度上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辐射定标

将遥感器所得的测量值变换为绝对亮度,或变化为与地表反射率、表面温度等物理量有关的相对值的处理过程。

影像配准与融合

影像配准指的是匹配两幅或多幅来自不同时间、传感器、视角的同一物体或场景的图像。影像融合通过数学模型将多幅源图像综合成一幅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图像,既提高了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又保留了多光谱特性;影像配准是影像融合的前提和基础,配准的精度直接影响融合后的影像质量。

大气校正

大气校正将辐射亮度或表观反射率转换为地表实际反射率,反演地物真实的表面反射率,消除由大气影响所造成的辐射误差。

影像镶嵌

将不同时间获得的多景相邻遥感影像通过几何镶嵌、色调调整、去重叠等处理拼接成一个大范围、无缝图像的过程。

影像裁剪

影像裁剪主要根据行政划分的矢量边界文件或者自定义的矢量边界文件对遥感影像进行裁剪,获得边界内的影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