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马桶,盖上盖子就安全了吗?新研究建议再做好这件事
冲马桶,盖上盖子就安全了吗?新研究建议再做好这件事
冲马桶时盖上盖子真的能完全防止病菌传播吗?最新研究发现,即使盖上马桶盖,病毒仍可能通过侧漏的方式传播。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冲马桶时病菌传播的原理,并提供科学实用的预防措施。
冲马桶不盖马桶盖到底有多脏?
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懂,想要冲走黏马桶的大便,水流要有力量才行。但力量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劲儿太大,冲出去了……
是的,每一次冲马桶,排泄物从眼前消失的时刻,都有无数微小的带着粪便和尿液的液滴,伴随细菌在空中起舞。
2022 年,有研究者利用激光照射,可视化并测量了这些气溶胶颗粒运动速度后发现:空气中的颗粒物会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快速射出,在 8 秒内到达马桶上方 1.5 米的高度。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这些细小颗粒,还会以“气溶胶”的形式,光顾地板、墙壁、浴巾,甚至是牙刷(此处需要转给家里不盖马桶盖的人)。
有人曾借助紫外线灯和高速摄像头,肉眼看到不盖盖冲水时,水滴不仅可以喷溅到约 60 厘米外的地面,甚至是约 1.8 米处的牙刷上。
好在,避免小液滴满卫生间乱飞的方法比较简单:盖上马桶盖。
2012 年,有研究人员将接种了“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的粪便悬液加入马桶,分别使用开盖和关盖两种方式冲水。结果显示:开盖冲水后检测到的细菌浓度,是关盖冲水的 12 倍多,在马桶上方 25 厘米内都能检测到。
每次不盖马桶盖就冲马桶,都是给细菌在卫生间飞舞的好机会。
盖上盖也可能拦不住病毒
这世界,啥研究都有。
前不久,发表在《美国感染控制》上的一项研究让人意外——盖上盖子再冲,细菌是拦下了,但身材更迷你的病毒,仍会趁机溜出去!
从展示的模拟图可以看到,马桶盖确实能够拦截飘起来的小液滴,减少病毒向上飘出,但奈何更微小的病毒会“侧漏”……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啥时候容易漏病毒呢?拉肚子的时候……
在研究中,考虑到真实腹泻场景,研究者们非常周到地选择了液体形式作为病毒的承载物。他们把混合着大肠杆菌噬菌体(一种对人和动物无害的病毒)的液体倾倒进马桶,分别在盖上盖子和开盖的情况下摁下冲水键,1 分钟后对马桶及附近地板、墙面进行采样,观测区域内噬菌体的数量。
结果让人惊讶地发现:无论有没有盖盖子,马桶表面和附近地板的病毒数量并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者在最后,给出了降低病毒数量的实操建议:消毒。
① 在冲马桶前,可以向水中添加马桶消毒剂(如含 12% 盐酸的马桶清洁剂),或者在马桶水槽定期放置缓释消毒产品;
② 定期消毒清洁马桶和卫生间的地板、墙壁表面,尤其是家里有人拉肚子时(比如感染诺如病毒导致急性胃肠炎)。
家庭厕所卫生指南
首先要说,有细菌病毒不等于一定会生病,绝对“卫生无菌”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没必要。
当我们都身体健康时,不盖盖儿、不消毒,不会有太大问题,毕竟身体的免疫系统可不是摆设。至于想到不盖盖子时那喷薄而上的气溶胶,心里舒不舒服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生病了或家里有婴幼儿、老人等免疫力较弱的情况,卫生问题还是仔细点更安心。
想要身心都舒服,下面几个卫生间卫生小建议一定要记住:
家里马桶,建议选虹吸式的。市面上的马桶,大致分为虹吸式与直冲式。前者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把便便吸进去;而后者,顾名思义,则是利用水流速度,把便便冲到下水道里,溅出的液体往往会更多。有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马桶进行了实验,发现虹吸式马桶产生的生物气溶胶含量,仅有具备同样冲水量的直冲式马桶的 1/14。虹吸式,让卫生间更卫生点。
可以在水箱中使用缓释的消毒产品。正如研究中发现的,消毒产品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数量。尤其家里有人拉肚子时,更要注意马桶和卫生间的消毒。但拉肚子每次到来的都比较意外,也不太好每次大便完都喷点消毒液……想简单点的朋友,在水箱长期放置有消毒功能的,类似“洁厕宝”的产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上完厕所要洗手!要认真洗!讲真,便前便后好好洗手,才是真正的“终极解决方案”。有的人,上完厕所总习惯不洗手,或者只是敷衍地洗一下(是谁我就不点名了)。想想那些飘出去的液滴和侧漏的病毒!然后这双可能载满了细菌病毒的手,摸摸手机,摸摸零食,摸摸脸蛋,再摸摸水杯……原本就一个人拉肚子,两天后全家都常驻卫生间了。看看在紫外线和荧光凝胶下,未洗过的手和用肥皂洗了整整 30 秒的手,你就知道区别有多大了(荧光色越重,细菌病毒就越多)。认真洗手,能有效预防病毒和细菌,减少 23%~40% 的生病腹泻。洗手的总时长至少要达到 20 秒(大概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长度),时间不够,清洁效果就不好。认真洗手,真的不是个小事。
最后提醒,卫生间阴暗潮湿的环境最适合微生物繁殖成长,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多开窗通通风。好了,总结一下模范卫生上厕所的要领,记得转发身边那个需要牢记的朋友啊 。
结语
有时,旧的知识并不会被推翻,而是在新研究的帮助下变得更加完善,更能指导我们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Goforth M P, Boone S A, Clark J, et al. Impacts of lid closure during toilet flushing and of toilet bowl cleaning on viral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s in United States restrooms[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24, 52(2): 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