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钻式中空锚杆工作原理,不同应用场景中锚固方法
自钻式中空锚杆工作原理,不同应用场景中锚固方法
自钻式中空锚杆可以应用于边坡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自钻式中空锚杆的施工方法有所不同,工作原理也有所区别,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不同应用场景下自钻式中空锚杆工作原理。
1、边坡支护原理
在边坡防护中,通过自钻式锚杆钻机将自钻式锚杆按照一定角度钻进坡体中一定深度,然后用注浆机通过杆体内部中空通道注浆。浆液由钻头的出浆孔由内而外填充岩土体裂隙,并紧密地包裹在杆体周围。钻进注浆完成后,紧贴岩体表面安装垫板和螺母,浆液凝固后与锚杆本身共同形成一个锚固体。当岩土体产生形变时,其施加在垫板和螺母上的力传导到锚固体,锚固体通过与岩土体的摩擦提供锚固力,可以有效地阻止岩土体形变,从而防止坡体滑塌。
2、基坑支护原理
自钻式锚杆是利用表面带螺纹状的空心锚杆体作为钻杆,在杆体端部安装钻头。用钻机将杆体打入地层,再通过杆体的中孔向地层注浆,使锚杆杆体外裹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体,沿杆体与周围土体接触,并形成一个结合体,以发生锚固作用。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通过与土体接触面上的粘结摩擦力,使锚杆被动受力,并主要通过受拉给土体以约束、加固或使其稳定。
3、隧道超前支护原理
自钻式管棚可解决在IV、V级围岩条件下钻孔后塌孔、卡钻、钻进后无法插入普通花管管棚的施工难题。自钻式管棚韧性强,围岩的径向塑性变形小,支护后形成了一个承载拱,加固效果好,有效保证了隧道掘进和初期支护的安全。与传统管棚支护施工相比,自钻式管棚支护施工将钻孔与注浆两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施工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注浆方便,注浆效果好,发挥了超前支护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地表沉降和防止围岩坍塌。
4、预应力自钻式中空锚杆工作原理
自钻式中空预应力锚杆技术是一种将受拉杆件(自钻式锚杆)埋入地层,对构筑物进行加固的技术。其提供作用于构筑物上以承受外部荷载的抗力,对锚固地层产生压应力区(对岩石起到加筋作用),加强地层强度。自钻式中空预应力锚杆技术是通过锚杆使构筑物与岩土体连在一起,形成一种锚固结构,增加岩体的承压能力和抗剪能力。
以上就是对于自钻式中空锚杆工作原理的介绍,在各类工程中,主要起到缝合、成梁、内压以及围岩改良的效果,使整个围岩的物理性能得到改善,防止围岩强度或抗载能力下降,增强围岩的抗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