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买药怎样才能不被坑?
在香港买药怎样才能不被坑?
随着香港换季时节的到来,气温的骤冷骤热容易引发感冒、发烧等症状。对于在香港的留学生来说,除了利用校医院资源外,自行购药也是常见的选择。然而,香港市场上的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如何避免购买到非法或未注册的药品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在香港购买药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说作为港校生,在香港看病有校医院,不用到公立医院排长队等候就诊。
但有时候最方便的还是自己买药吃,并且不但自己买,还经常受朋友家人所托,购买带回内地。
家庭常备药
不过在香港买药也有风险。虽然根据香港法例第138章《药剂业及毒药条例》的规定,在香港境内销售的药物必须注册,提交有关证实药物的安全程度、功效及素质的数据及研究报告。
近日爆出安全问题的小林制药保健品
非法售卖或管有未经注册药剂制品或第1部毒药均属刑事罪行,每项罪行最高罚则为罚款100,000元及监禁两年。
但仍有很多「水货」药品在未取得注册编号情况下以保健品的形式在港售卖。产品涉及眼药水、胃药、感冒药、止痛药等品类,且在售卖时均未在包装盒上注明相关受管制成分。
文汇报
比如常见的「EVE」系列止痛药内含有「布洛芬」成分,属于需按《药剂业及毒药条例》注册登记的药剂制品,但其其实并未在港注册,但在港销售。
未标注香港药物注册编号的药品
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购买药品时,留意外包装是否有「香港药物注册编号」,这不仅能用于快速辨别药品安全性,还可以避免部分不良厂商的像素级外包装模仿。
比如常见的「法国双飞人」、「喇叭牌正露丸」、「蚬壳胃散」均有多种相似产品,最快速验明正身的方式就是通过「认证编号」进行区分。
可通过药品包装上的认证编号辨别正/山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正确选择药房的方式降低购药风险。
香港售卖药品的零售商分药行和药房。
未标注香港药物注册编号的药品
药行仅可出售一般非处方药(OTC)。
药房需在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注册,并受卫生署监管,要求店内必须有一名药剂师值班(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营业时间),可以出售医生处方药物及药剂师专售的受管制药物,店外会挂有白底红字「Rx」标志。
RX标志
除了认清店铺属性外,还可以通过香港知识产权署的正版正货承诺计划选店,一般这类店铺会在店铺内张贴有「正版正货标志」。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