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件小事毁血管!医生:不想脑梗、心梗找上门,这些习惯赶紧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六件小事毁血管!医生:不想脑梗、心梗找上门,这些习惯赶紧改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5HAF4G05566C92.html
脑梗、心梗是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冬季更是高发期。研究表明,50%以上的突发性血管事件与日常习惯直接相关。以下六件事看似普通,却是血管健康的“致命雷区”,看完赶紧自查!
不要起床过猛
风险点:早晨人体血压波动剧烈,起床过猛会导致颅内血管痉挛,诱发头晕甚至脑梗。正确做法:
- 醒后躺30秒,活动四肢;
- 缓慢坐起,停留1分钟再下床;
- 老年人可床边备一杯温水,小口饮用后再起身。
不要忽视保暖
风险点:寒冷刺激会收缩血管,血压骤升,增加斑块破裂风险。重点防护部位:
- 头部:戴帽子避免寒风直吹;
- 颈部:围巾包裹颈动脉区域;
- 手脚:穿厚袜,睡前泡脚(水温≤40℃)。
不要高盐高脂饮食
风险点:高盐(钠>5g/天)损伤血管内皮,高脂加速动脉硬化。饮食改良方案:
- 控盐:用柠檬汁、香料替代酱油;
- 控油:选择橄榄油、菜籽油,每日摄入≤25g;
- 减糖:精制糖摄入量<25g/天,用代糖或无糖食品替代。
不要过度饮酒吸烟
风险点:烟草中的焦油和酒精会加速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戒断策略:
- 限酒:男性每日酒精≤25g(约1两白酒),女性减半;
- 戒烟:用尼古丁贴片过渡,避免“突然戒断”引发戒断反应。
不要久坐不动
风险点:久坐超1小时,血液黏稠度增加20%,血栓风险飙升。运动建议:
- 办公室族:每小时做3分钟“踮脚操”(脚跟抬起→落下,重复30次);
- 中老年人:每日快走30分钟或打太极,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
不要熬夜和过度劳累
风险点:熬夜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脂代谢紊乱,血管持续痉挛。调整方案:
- 保证22:00-23:00入睡,睡眠时长7-8小时;
- 午休20分钟,避免深度睡眠引发头晕;
- 高强度工作后,用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
总结:预防脑梗心梗的黄金法则
- 定期监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周测2次血压/血糖;
- 药物干预:高危人群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75mg/天)或他汀类药物;
- 急救意识:突发胸痛、口角歪斜、肢体麻木时,立即拨打120并保持静卧。
热门推荐
禅城区博物馆:岭南园林、粤剧、武术三大文化荟萃之地
西樵镇醒狮文化传承创新,2.5万学生齐跳醒狮操创吉尼斯纪录
铲齿象揭秘:大象鼻子的神奇进化史
揭秘大象鼻子:200公斤食物的超级搬运工
深圳蓝生脑科医院:补阳还五汤治脑梗后遗症
华佗再造丸在脑梗后遗症管理中的应用
针灸+补阳还五汤:脑梗后遗症治疗的新选择
育儿专家:如何正确处理孩子间的冲突
鸡胸肉沙拉、素汉堡等6款低卡轻食餐助力减脂
5款低卡减脂餐,上班族也能轻松做
玉溪三日游攻略:双湖映古城,青铜文化寻踪
产地决定品质,优质西班牙豆类
海藻糖不是“代糖”:甜度低但热量与砂糖无异
海藻糖并非“代糖”:热量与蔗糖相当,特殊人群需谨慎
专家建议:培养孩子责任感从参与家务开始
全国蛋鸡产业大会聚焦安陆,七新品种培育引领县域经济升级
科学实用的养生指南:饮食运动心理三维度全面解析
2024年消费金融ABS发行量增92%,政策支持下突破2000亿大关
树莓派4B Ubuntu优化秘籍,你get了吗?
熊胆粉副作用惊人,专家紧急提醒
江西省人民医院研究证实:舒血宁注射液可改善PCI术后关键指标
西华大学陈明军教授团队《自然·通讯》发表突破性研究:开发出“主动灭火”高分子材料
苹果手机这样充电最安全!这些充电误区你还在犯吗?
大年初五拜财神:千年习俗的传承与创新
周末亲子户外活动大集合:全家总动员
飞盘热潮来袭,亲子户外游戏新宠
陈明军:重症医学界的守护神
酒吧必点: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鸡尾酒完全指南
世界鸡尾酒地图:从美国曼哈顿到古巴莫吉托
清新、甜美、浪漫:三款莫吉托的风味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