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health/20250325/75f28ab3765d4e03b9f38e032fddc562/c.html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等五家专业机构共同开展了“2025年世界睡眠日科普访谈”活动。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与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会长孔灵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三位专家,为公众健康睡眠支招,并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专家建议:如何保持良好睡眠
三位专家提出了保持良好睡眠的相关建议,包括:
- 保持规律作息
- 入睡前适当放松
- 避免睡前刺激
- 规律健康饮食
- 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 下午3点前20-30分钟的适度午休
- 日间接受阳光沐浴
- 优化睡眠环境
- 家庭间相互支持
- 必要时需求专业帮助
睡眠现状:晚睡、午睡过长等问题突出
中国睡眠研究会新近发布的《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平均入睡时间为凌晨零点18分,夜间平均清醒次数为1.4次。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主任黄志力教授指出,虽然国人对睡眠的关注度在提高,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 平均入睡时间相比去年晚了17分钟
- 晚睡人群数量仍在增加,主要集中在90后、00后
- 午睡超过1小时的人群占29%,而最佳午睡时间应为20-30分钟
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教授表示,随着入睡时间推迟、熬夜人群增加,到睡眠门诊就诊的人群也在增加,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以及90后、00后成为睡眠疾病的主力军。
入睡难:主要的睡眠困扰之一
数据显示,65%的人群每周出现1-2次睡眠困扰,其中夜醒/早醒、入睡难是主要表现。在世界睡眠日当天的万人网络调查中,有超过4400人选择“入睡困难”,超过1900人选择“夜间易醒”。
专家建议从生活方式入手改善睡眠,包括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以及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要找到影响睡眠的具体原因,针对性解决。
对于经常出现入睡困难或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的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专家建议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
睡眠健康快问快答
针对公众关心的热门睡眠问题,韩芳教授与黄志力教授给出了以下回答:
- 吃安眠药会上瘾吗?
- 不对,合理使用药物助眠利大于弊
- 晚上睡不着喝点酒助眠?
- 不可取,易导致睡眠碎片化及酒精成瘾
- 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
- 不对,打呼噜是睡眠呼吸疾病的前兆
- 夜间失眠白天睡觉能补回来吗?
- 不能,睡眠要规律,白天醒得好,晚上才能睡得好
- 午觉要不要睡?睡多久合适?
- 可以睡,推荐20-30分钟,且在下午3点以前
- 白天喝茶或咖啡是否对睡眠有影响?
- 分情况,建议下午3点之前喝
- 躺着睡不着是否也能起到睡眠作用?
- 不能,相反会破坏人与床之间的条件反射
- 白天频繁打瞌睡好不好?
- 不好,可能是过度性嗜睡疾病
- 老年人是不是需要的睡眠少?
- 推荐老年人增加身体活动,仍然保持6-8小时睡眠
热门推荐
抽油烟机的安装高度及安装技巧(如何正确安装抽油烟机提高厨房环境空气质量)
买房子要慎重,市中心二手房和郊区新房的优缺点分析
何塞卢:“小人物”的逆袭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迈入“纳米时代”
AI时代:程序员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

新加坡媒体风向标:盘点15家互联网时代新加坡媒体
“选调生”之香,30岁方能深悟,24届应届毕业生切勿错失良机
如何正确使用净水器,保障家庭饮水安全与健康方法总结
安吉白茶的特点和功效,全面解读
2025年生肖兔运势全解析:从事业到学业的全方位指南
i5处理器性能排行榜(探索i5处理器排名背后的关键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保定宴,一座“能吃的博物馆”!
专家称“投降式睡姿”属于不良睡姿,弊大于利?
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颠覆性理论与探索精神的传承
像专业人士一样交易:你可以掌握7个高利润交易员的习惯
月薪过万!揭秘成都高收入人群的生活状态
选购开学行李箱的实用指南
《网络社区互动模式研究——以贴吧为例》
《熔炉密林》设定介绍及玩法解析 熔炉密林好玩吗
道诡异仙:揭秘神秘修仙世界
电信诈骗形式变化的法律应对与未来发展
固态硬盘的优势与选择指南:提升性能与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
周至游必去景点指南
软件项目开发:从需求分析到最终交付的完整指南
吃蜂蜜真的能帮助控制糖尿病吗?
《黑神话:悟空》背后的渲染技术解析
罗红霉素伤肝吗?安全用药指南来了!
氰化物中毒怎么急救
当刀郎的歌遇上山东美食……
不朽的帝国基石:漫谈古罗马军团募兵、训练与军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