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常见问题解答:绩效工资、未成年人签约、手写合同效力
劳动合同常见问题解答:绩效工资、未成年人签约、手写合同效力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文件,其中关于绩效工资的约定、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效力以及手写合同的法律效力等问题,都是实践中常见的疑问。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绩效工资是否需要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劳动合同里绩效工资是否需要写明,从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来看,有明确的要求和考量。
从法律层面讲,绩效工资作为劳动者报酬的一部分,应当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这是因为劳动合同需明确约定劳动报酬的具体构成和支付方式等重要事项,以保障双方的权益。明确绩效工资的相关内容,能让劳动者清楚知晓自身收入构成及获取方式,避免后续因工资支付问题产生纠纷。
从实践角度出发,写明绩效工资也有诸多益处。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可规范工资发放制度,依据既定标准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工资,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对劳动者来说,能依据合同约定,合理安排工作,争取更好的绩效表现以获得更高收入,同时在自身权益受损时,也有明确的合同依据主张权利。
综上,劳动合同中应当写明绩效工资,包括绩效工资的计算方式、考核标准、发放条件等具体内容。
未满十八岁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未满十八岁签订的劳动合同效力需分情况判断: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劳动合同通常是有效的。
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童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童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因此,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不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签订的劳动合同,若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若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合同无效。
总之,判断未满十八岁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未成年人的年龄以及其是否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等因素。
手写劳动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手写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并非取决于书写形式是手写还是打印,关键在于其是否满足法定的有效要件。具体如下:
主体适格: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且未受竞业限制等特殊约束。
内容合法:劳动合同的条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包含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必备条款,且约定内容应公平合理,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意思表示真实:双方签订合同应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
只要手写劳动合同满足上述条件,经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