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俄关系缓和,如何影响全球能源市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俄关系缓和,如何影响全球能源市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8A03QNK00

全球能源市场供给结构转变

从全球原油供给格局审视,俄罗斯稳固地位列世界前三甲,虽其供应量未及美国与OPEC组织合计超六成之份额,但近二十年来,其在全球原油市场中的占比始终稳定在约12%的水平。(2024.09.23《原油价格加速下行,未来如何演绎?》)作为传统能源领域强国,俄罗斯2024年的原油出口量预计达到约500万桶/日,占据全球原油贸易量的12%。同时,俄罗斯凭借其庞大的原油管道网络(诸如“友谊管道”直通欧洲腹地)以及关键港口设施(如波罗的海沿岸的普里莫尔斯克港),确保了其原油供应的高度灵活性。

俄罗斯是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巨额石油储量的国家之一,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俄罗斯的探明石油储量已高达约75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6.5%。然而,由于俄罗斯大部分油田地处高纬度区域,气候条件极为恶劣,且部分油田深埋地下,因此,具备先进的垂直钻井、水平钻井、定向钻井技术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EOR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破冰钻探”技术更是独步全球,有效开发北极圈内的丰富油藏,并计划2035年前将北极原油产量提升至200万桶/日,成为全球供应新增长极。


数据来源:Wind

一直以来,欧洲作为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家,2021年对欧出口量占总出口量达到近半数;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韩国)是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占比约33%,两者合计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70%以上。然而,2022年2月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针对能源行业的限制政策,导致全球能源市场供给结构改变。随着欧盟对俄原油进口禁令逐步生效,俄罗斯对欧出口比重持续下滑,传统能源合作纽带显著弱化。与此同时,俄罗斯加速转向亚太地区的非OPEC国家开拓新市场,其中印度成为最大受益者,其进口占比从2021年的1.4%飙升至2023年的26%。截至2023年,俄罗斯对欧原油出口占比已锐减至8.2%,而亚洲地区占比跃升至约70%,成为俄罗斯原油出口的核心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原油总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中保持稳定,表明俄罗斯原油供给已基本实现“出口东移”。

数据来源:Hinrich Foundation

从价格角度上,俄罗斯“廉价替代品”乌拉尔原油的均价较布伦特原油低出15美元/桶,构建了独立于国际主流基准油价的、富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在此基础上,俄罗斯还针对亚太地区市场推出专属折扣策略,进一步增强乌拉尔原油在亚洲市场的吸引力,有效削弱了中东原油在该区域的定价主导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北极冰层逐渐融化,北极航线的商业化前景日益明朗,俄罗斯可通过该通道向亚洲市场输送原油,降低对欧洲传统路线的依赖,或建立以乌拉尔原油为基础的亚洲定价机制,削弱布伦特与WTI的全球影响力。

数据来源:statista

美国参与调和的背后原因

自特朗普上台,美国主动参与协调地缘关系,美国此番立场的转变,究其原因,符合“开源节流”的双赤字问题应对措施。所谓“节流”,正是由马斯克等领军人物主导的政府效率部门当前大力推进的核心举措,(2024.11.22《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将产生什么影响?》)旨在通过精简财政支出,实现“333方案”——即至2028年将预算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内。具体而言,自2022年地缘事件发生以来,美国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及直接财政援助,导致国防支出急剧增加,且该支出连续三年保持环比增长,无疑加剧了美国的债务负担。此外,美国还欲通过“资源换援助”协议抵消部分援助成本,甚至要求乌克兰偿还部分资金,其中特朗普提到的3500亿美元援助需“确保偿还”,以此进一步缓解财政赤字压力。


数据来源:Wind

此外,特朗普2.0政策倾向于复兴传统能源领域,背后根源指向持续笼罩美国经济的通胀阴霾。能源商品在美国CPI篮子中占据约7%至8%的权重,涵盖了汽油、天然气、电力等关键组成部分。2025年1月,能源价格环比攀升1.1%,其中汽油价格更是上涨了1.8%,直接助推整体CPI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其贡献率逾两成。同时,能源价格的上扬直接导致物流成本压力(包括航空燃油费用、货运成本等),制造业企业因能源成本增加,可能选择推迟产能扩张计划或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并通过供应链传导至其他商品领域。加之能源价格上涨通过媒体广泛传播与日常消费体验的强化,巩固消费者的通胀预期,服务提供商为对冲成本压力,提前调整价格策略,间接推高整体物价水平。历史数据明确显示,全球原油价格与美国通胀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充分佐证能源价格对美国整体CPI的影响具有直接传导与间接溢出效应的双重特性,其波动性显著高于其他分项,也就意味着,相比“人为调整”租金项的高粘性(2025.02.17《美国通胀再起,特朗普“降息+关税”可行吗?》),调降原油价格以控制整体通胀水平,似乎容易得多。

数据来源:Wind

随后审视特朗普颁布的传统能源政策,其意图便昭然若揭。在国内层面,放宽各项环保限制措施,并取消新能源补贴政策,全力加速传统能源相关投资的落地进程及油气开采租约的发放;同时,宣布国家进入“能源紧急状态”,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来调控能源价格。海外方面,多次敦促OPEC组织增产,且其对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的政治布局,亦紧密围绕美国能源扩张的战略需求。再加上美俄关系的缓和趋势已逐步明朗化,其直接结果将推动双方达成和平协议,进而促使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逐步解除,有望显著提升全球石油供应预期。与此同时,欧洲地缘政治环境将迎来实质性改善,军事冲突风险显著降低,石油生产、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得到保障。

未来油价走势的潜在路径

若美俄合作关系深化,美国有望放缓对俄贸易限制措施,俄罗斯原油将有望重返西方市场,其出口量或从2024年的500万桶/日回升至战前的600万桶/日水平,从而为全球供应增添约2%的份额。同时,“友谊管道”与欧洲港口运输的恢复,将有效削减北极航线及影子舰队所带来的额外运输成本,进一步拉低原油到岸价格。由此观之,供需宽松格局下,短期油价易跌难涨。

中长期视角上,尽管特朗普多次公开强调大力推动石油钻探,但石油行业目前并未展现出明确的增产规划。根据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于2024年12月对132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进行的深度调查结果,高达86%的公司高管表示并无意在本年度大幅增加资本支出,背后因素在于:美国原油产量已持续维持在高位水平,而炼厂开工率却相对较低,供需不匹配导致美国原油商业库存连续多周呈现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剧市场对供应过剩风险的担忧。在此情境下,企业更倾向于采取保守策略,优先追求现金流回报,而非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无疑对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形成实质性限制。此外,OPEC+组织可能再次决定延长其减产协议,预计将为油价提供底部支撑。如此一来,原油价格中枢下行后,或维持区间震荡格局,若无重大地缘政治风险事件催化,油价向上突破的阻力较大,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通胀的上行压力。基于此,市场对美联储下半年连续两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的预期可能进一步强化,美元指数或承压下行,从而释放大宗商品的配置机会。投资者可通过跟踪供需端观察指标库存周期等,结合管理基金的净持仓变化,捕捉低位大宗商品的转势拐点。

数据来源:Wind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