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幽灵和白兔奔月线】BlueGhost & HAKUTO
【蓝幽灵和白兔奔月线】BlueGhost & HAKUTO
北京时间1月15日14:11,萤火虫的登月航天器“蓝色幽灵”(Blue Ghost)将和日本ispace的“白兔-R”第二次任务(Hakuto-R Mission 2)登月器一起,由SpaceX猎鹰9从卡角LC-39A发射升空。这是首次两个不同国家的登月器任务一起拼车发射,蓝色幽灵计划于3月登月,而白兔-R M2计划于5-6月登月。本次任务的载荷适配器比较特别,萤火虫的登月器在上,而白兔-R在下面的圆柱形容器里,两个登月器都有计划释放月球探测车。
任务详情
计划于今天14:11,SpaceX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使用Falcon9执行FireflyBlueGhostMission1任务,将FireflyAerospace的BlueGhost(蓝色幽灵)和ispace的HAKUTO-RM2“Resilience”月球着陆器送往TLI。执行此次任务的一级编号B1085.5,此前曾执行过Crew-9,RRT-1和两次Starlink任务,在此次任务中将使用JRTI无人回收船尝试回收。 Blue Ghost是Firefly Aerospace为NASA的CLPS计划开发的商业月球着陆器。Blue Ghost旨在为月球表面带来高达155公斤的有效载荷。它将降落在Crisium盆地的Mare Crisium,设计为持续14天,然后在月夜结冰。一旦部署到月球转移轨道,Blue Ghost着陆器将开始其为期约45天的月球之旅,在那里它将降落在Mare Crisium供NASA的有效载荷进行大量科学和技术演示,包括月球地下钻探、样本采集和地球磁场的X射线成像,以推进未来人类在月球任务的研究,并深入了解太空天气如何影响地球。
一级已成功回收
据“航天界”
实时更新
北京时间今天(1月15日)14时许,猎鹰9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两个商业着陆器送往月球: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的“蓝色幽灵”(Blue Ghost)1号着陆器和日本ispace的“坚韧号”(Resilience)着陆器。
从火箭释放后,重约500公斤的蓝色幽灵着陆器将绕地飞行25天,然后通过发动机点火工作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用20天(地月转移轨道4天+月球轨道16天)在月球危海(Mare Crisium)地区自主着陆,开始为期两周的科研工作。它的任务将在着陆区进入月夜后约5小时结束,探测器最后的电量将用于拍摄月球日落图像。
重约340公斤的坚韧号则选择了能量更低的奔月路径,计划在升空后4到5个月着陆月球。这是ispace公司“白兔-R”(Hakuto-R)登月项目下的第二次任务。该公司的第一枚探测器在2023年4月的着陆尝试中坠毁月面,原因是其高度传感器被月球的崎岖地形“弄晕了”。
汲取经验教训,新的探测器进行了软硬件升级。其目标是着陆至月球北半球的冷海(Mare Frigoris)地区,将部署名为“顽强号”(Tenacious)的微型月球车以收集月球风化层样本。
2025年是商业探测器登月大年。继去年初成为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登陆月球的商业公司之后,美国直觉机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的第二个和第三个Nova-C着陆器将在今年先后升空。另一家美国公司宇航机器人(Astrobotic)的格里芬任务一号(Griffin Mission One)也将尝试着陆月球——去年,该公司的游隼(Peregrine)着陆器在奔月途中因推进剂泄漏最终坠回地球。
分离顺序
蓝魂M1和白兔M2计划北京1月15日14:11从卡角39A台发射,猎鹰九号先通过两次点火进入远地点30万公里的大椭圆轨道,在1h05m分离分离蓝魂M1,蓝魂M1进入独立飞行,自行爬升奔月。随后1h11m分离支撑筒,滑行后1h26m二级第三次点火,点火1秒,1h32m白兔M2分离,进入低能转移轨道
回收照和任务徽章
载荷释放完成,SpaceX的任务完成,接下来就是两个月球着陆器的表现了
“蓝色幽灵”M1月球着陆器已顺利进入191×300000km的高椭圆轨道 (HEO),开始踏上为期60天的地月之旅:
🔹绕地球飞行4圈,为期25天;
🔹最后一次过近地点时点火,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转移为期4天,期间进行中途修正;
🔹近月制动以进入环月轨道,之后圆化轨道进入低月球轨道,环月飞行为期16天;
🔹动力下降1小时,着陆月球正面危海区域;
🔹月昼工作14天,月夜工作5小时,最后冰封长眠。
去年初spcex 和ula h3的月球载荷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