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现金流量表与自由现金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现金流量表与自由现金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9351789864/319547714

真正好的企业,在自身运营的过程中就能产生充沛的现金流,不用靠投资者的后续投入,也不用靠企业的负债经营,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甚至推动经营业绩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

自由现金流计算:

  1. 自由现金流=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追加
  2.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表记录的是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包括了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在之前的文章《财务报表中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中提到,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弥补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编制的缺点,而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现金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重新编制,编制结果为现金流量表。其包含的信息相对较少,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企业没有利润可以借钱融资继续生存,但是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将面临破产清算,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估值上万亿的巨无霸企业也会轰然倒塌,因为其资金流出现了问题。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重要区别是收付实现制只关注企业现金的进出情况,在记录企业进行的经济活动实质上没有权责发生制那样准确与深刻。但是权责发生制在实际运用往往基于一定的主观判断及假设,使得其中有一些可以人为操纵的空间,而收付实现制真实客观的记录了企业的资金流情况,可操纵空间较少。只对资产负债表中最重要,也是质量最高的资产现金资产进行记录,以便能够对企业最优质的资产有更准确的把握。(资产质量情况详见之前文章《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在于资产的质量》

现金流量表记录的是现金流动的情况,是企业所有资产的中转站。因为所有资产需要先支出现金才能购入,同样,资产最终也是通过现金形式流出企业。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现金科目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余资产也有很强的关联。

现金流量表的三类现金流量净额之和构成了一段时期结束的时候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规模,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主体就是资产负债表里的货币资金。很多情况下,企业没有现金等价物,此时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之差就是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因此,现金流量表是进行展开说明企业货币资金一段时按增减变化原因的报表。

利润和现金流也有紧密的联系。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中,我们知道资产的折旧摊销是会转换成利润表中的成本或费用,从而影响利润。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在现金流量表中,会记录一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全额流出的现金流,但是企业在当期却只对固定资产的部分进行折旧来计入费用,也只对部分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计入费用。等到第二个会计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继续折旧或摊销,现金流量表中却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出。于是,折旧较多的公司,会出现现金流大于利润的情况,因为折旧只减少利润,但不会减少现金流。无形资产的摊销也是如此,在购入无形资产或者固定资产的时候,现金流出较多,但利润减少较少。而后续折旧摊销的时候,现金不再流出,但是会继续影响利润。另外,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收入的确认有时不带来现金流,可能是形成了应收账款,这样也会使得现金流和利润之间出现差异。这就引出企业利润含金量的问题。

证明利润的含金量是否足够,是现金流量表的重要职责。拉长几年看,企业的净利润总量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量应该保持在一个大致稳定的比例。因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价摊销,收入确认后的回款在拉长几年的期限内应该是保持一致的。假如说企业几年内获利很好,但是现金流量金额明显低于企业的利润总额,这个时候就要关注为什么企业的利润不能转化成现金。利润转化成现金比例越高的企业,其收入的可靠性越高。利润转化现金比例越低的企业,其经营情况就要大打折扣了。

正是基于利润与现金流之间的差异,巴菲特更倾向于用自由现金流代替利润这个概念。在《财务报表中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这篇文章末尾讲到,巴菲特喜欢用ROE(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来衡量股权投资的收益性,但是巴菲特同样指出,最好使用自由现金流这个概念替换掉公式中的净利润,并以此来计算企业的投资收益是更好的衡量方法。

自由现金流关键就在于“自由”二字,直观来讲就是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企业资本的供应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金额。自由现金流就是可以以真金白银的形式全部分配给企业资本提供者潜在的最大回报。因为自由现金流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较小,可有效地评价企业利润质量,衡量企业未来的成长机会。

用自由现金流替换利润,体现了一种认识企业的观念。真正好的企业,在自身运营的过程中就能产生充沛的现金流,不用靠投资者的后续投入,也不用靠企业的负债经营,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甚至推动经营业绩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

基于对自由现金流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计算自由现金流的大小:

  1. 从利润表的角度。既然自由现金流是企业真实收到现金的利润,那么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并没有支出现金,那么这一部分就需要在利润中加回来;同时我们用于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的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追加,这虽然并不在利润中进行扣除,但是这部分现金投资者不能“自由”地拿走,因此应当在计算自由现金流时扣除。所以,最终公式为:
    自由现金流=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追加

当然有些算法是使用:自由现金流=息税前利润-税金+折旧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追加。这是站在股东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计算的。因为净利润=息税前利润-税金-利息。应当完全站在股东的角度看问题,因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才是计算股权投资收益的正确立场。

另外就是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只有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所以自由现金流的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而通过向股东增发新股、向银行等债权人发新债所获得的资金,以及向股东派发股利或采取股票回购的形式以及偿还债务本金利息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不计入自由现金流的。同样,企业要维持竞争力,需要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现金支出是反映在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科目中的,所以要扣除这部分现金支出。

推荐书籍:《张新民教你读财报》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张新民教你读财报》不局限于报表表面,从数值到结构再到趋势,进行深度剖析。架构清晰分三模块,还有实战案例。读完,财报不再复杂,投资、职业发展都能更上一层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