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原理与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原理与方法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9369978_120682580/?pvid=000115_3w_a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位置和形状的纠正,以消除图像在获取过程中由于传感器、平台运动或地球自转等因素造成的畸变。这种校正对于提高遥感图像的精度和应用价值至关重要。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的成因

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主要由两类因素造成:

  1. 内部畸变:这类畸变源于遥感系统本身,例如扫描镜的结构方式和扫描速度等造成的畸变。这些畸变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在地面接收站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校正。

  2. 外部畸变:这类畸变发生在图像成像过程中,主要由飞行器姿态(侧滚、俯仰、偏航)、高度、速度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引起。这种畸变表现为像元相对于地面目标实际位置发生挤压、扭曲、伸展和偏移等,且多为随机产生,需要通过地面控制点的方法进行校正,即几何精校正。

几何校正的基本方法

  1. 图像配准(registration):在同一区域中,将一幅图像(基准图像)与另一幅图像进行校准,使两幅图像中的同名像元对齐。

  2. 图像校正(rectification):通过一组地面控制点,对图像进行地理坐标的校正,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地理参照。

  3. 图像地理编码(geo-coding):这是一种特殊的图像校正方式,将不同来源的图像校正到统一标准的坐标系中,以便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不同层之间的操作运算和分析。

  4. 图像正射投影校正(ortho-rectification):借助地形高程模型(DEM),对图像中每个像元进行地形变形的校正,以使图像符合正射投影的要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