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亚洲蹲”?不就是我日常“蹲厕”的姿势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亚洲蹲”?不就是我日常“蹲厕”的姿势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odoon.com/iec/article/71FEty1BN0I=


双脚分开,臀部慢慢靠近脚跟,注意保持脚跟贴地,臀部悬于空中…恭喜你,顺利完成了“亚洲蹲”!
不要怀疑,不要不确定,这个姿势就是你日常“蹲厕”的标准姿势。
可是你会说了,蹲厕又不是什么稀奇事物,除了蹲厕,日常蹲路边聊天、嗑瓜子、卖/买菜…甚至吃饭都会涉及到这个姿势,为什么就成了亚洲人独有的“亚洲蹲”呢?为什么没有“欧洲蹲”、“美洲蹲”呢?

针对为什么只有“亚洲蹲”而没有其他蹲这个问题,有外国小伙伴专门在街头进行了采访实验,发现他们好像几乎都不能完美做到“亚洲蹲”,完成度最高的也要踮起脚尖。

接受采访测验的小伙伴给出了如下解释:

  • 很不习惯这个动作
  • 屁股太大,重心不太稳
  • 因为腿太长了

腿长真的是困住他们不能蹲下的屏障吗?
No,你来看看俄罗斯战斗民族,人家的腿也超长的,可是他们就能很好的完成“亚洲蹲”。

“亚洲蹲”真的只能是亚洲人的专利了吗?为什么亚洲人蹲起来轻轻松松,欧美人却蹲的各种失败彻底?

说到底,“亚洲蹲”这种蹲姿与人自小的生活习惯有关,准确来说就是上(解)厕(大)所(号)的习惯有关。亚洲地区的人自古以来就习惯了蹲姿排便,时间一久也就成了习惯。相比较欧洲,他们历史上就更习惯于坐姿排便。而早在西方古罗马时代就有了公共坐厕,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军队搭建的野战厕所也是坐厕。坐姿如厕相较蹲厕会更省力,对于腿部的压力会更小,更多的承重是转移至马桶上,所以也不难理解欧美人为啥做不来“亚洲蹲”了。

除了习惯的培养,加州一名热衷于研究深蹲的理疗师布莱恩·奥辛海勒指出,脚踝灵活性对于下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特地测量了其女儿刚出生一天时的脚踝灵活性,发现她的踝关节背屈达到了70度,而正常的西方人只有30度。所以对于下蹲这个动作的完成,人类生来就是有优势的,只不过随着时间和习惯的流失,一部分人丧失了而已。

既然可以排除先天的种族优势,那蹲厕这种姿势,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可以很好地完成的。比如那些练习举重的运动员,他们在进行蹲举的时候就需要蹲得很深,依靠脚跟的发力才能顺利将杠铃举起。

所以别再说你蹲不下去了,你只是脚踝太僵硬了而已,勤加练习你也是可以“亚洲蹲”的。

此外,有科学研究显示,采用蹲厕姿势排便能更容易排空结肠,令肠道内致病菌和毒素不易堆积。蹲着的时候,直肠角度约为100-110度,这个时候的直肠才能称之为直肠,便便才能一泻千里,让你收获满满爽快感。而且蹲姿不会直接与便器接触,可减少被感染的几率,更加安全卫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蹲式虽然更有力于排便,但是对于对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坐式更好。老年人体力比较弱,蹲的时间过久,如果快速站起来,也容易诱发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就会发生头晕、眼花、摔倒,发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亚洲蹲”好处这么多,你确定不要来get一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