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豆腐村”:传统技艺留住舌尖上的老味道
吴桥“豆腐村”:传统技艺留住舌尖上的老味道
选料、泡豆、磨浆、滤渣、煮浆、点兑……踏入吴桥镇万寿村,一幅幅生动的壁画映入眼帘。房屋墙壁上,磨豆浆的人物画像栩栩如生,每一个豆腐制作步骤都被精心描绘,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质朴的豆腐制作故事,引领人们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豆腐村”。
“万寿村特色鲜明,万寿豆腐家喻户晓,凭借着绝佳的口感和风味,自然而然就声名远扬了。”万寿村党支部书记倪勇笑着说,如今,村里从事磨豆腐营生的大大小小有二十多户,每一户都堪称做豆腐的行家里手,磨豆腐的手艺炉火纯青。
在众多豆腐作坊中,倪二子家的豆腐尤为出众。历经九代传承,始终坚守传统工艺,不用机械,坚持用卤水点豆腐,保留着最纯正的豆腐风味。
走进倪二子家,院子里摆满了装满大豆的白桶,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豆奶味,仿佛在预告一场美味的诞生。一旁,手工滤网在两根相邻木棍的带动下,顺着一个方向不紧不慢地上下晃动。一百多斤重的生豆浆,让上了年岁的老木棍“吱呀吱呀”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传承千年的劳作之歌。雪白细腻的豆浆“哗哗”地流进缸里,而滤出的豆渣,也并未被浪费,或是成为滋养土地的有机肥,或是成为牲畜喜爱的饲料。
煮好的豆浆热气腾腾,原味微苦,盛上一碗,只需放上一点糖,味道便恰到好处,入口满是醇香。“今天还有空做豆腐吗?”“我要预约!”短短半小时,现场购买的人络绎不绝,电话预约的铃声也此起彼伏,大家对倪二子家磨的豆腐赞不绝口。每天,他家的豆腐都能卖出100多桶,生意十分火爆。
然而,去年暖冬给豆腐保鲜带来了挑战,不少人买回去的豆腐来不及品尝就变味变质了。对此,倪勇贴心地介绍了保鲜妙招:豆腐买回家后,先把原来的豆腐卤水晾干,在存放豆腐的桶底放少许盐,再添些清水,放到阴凉通风处即可。要是食用量不多,还可以把豆腐切开后放到冰箱冷冻层,做成冻豆腐或豆腐干,又是另一种美味。
“目前,万寿豆腐主要在线下销售,是村民餐桌上的常客,同时售往市区各大酒店、商超。接下来我们计划开拓线上销售渠道,让万寿豆腐走出万寿、冲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传承千年的美味。”倪勇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万寿豆腐将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承的温度,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