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LVA手术点亮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之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LVA手术点亮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之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70884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目前,全球已有5500万痴呆患者,其中60%~80%是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近年来,一种名为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的创新手术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AD),就像是侵袭老年人记忆的"魔法盗贼",它让曾经精明能干的人逐渐失去自我,记忆力衰退,判断力下降,甚至性格大变,生活无法自理。

全球已有痴呆患者5500万,而且每三秒钟还会有一例新发患者,其中60%~80%是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我国目前约有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10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4000万,形势非常严峻。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涉及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大脑淋巴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神经元损伤和死亡,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症状的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此病尚不能治愈,药物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患者的临床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以及单抗药等。但是药物对于中晚期AD患者效果不佳。

超显微外科技术,实现精准定位与细致吻合

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旨在通过改善脑内淋巴循环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而且该术式微创,非常安全且术后恢复快。目前各大中心报道总体有效率在50%~80%左右。

新技术重建脑淋巴循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症状

根据目前国际共识,脑内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异常堆积,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脑淋巴系统,即脑脊液的清除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脑淋巴系统的功能障碍可能导致Aβ蛋白和其他有害代谢产物的清除受阻,促使这些物质在脑内积聚,从而加剧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病变。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是一种创新的显微外科手术,由杭州求是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谢庆平教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带领团队开创,已在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学会(ASPS)的官方杂志上发表,证实了该技术能有效改善大脑的"疏通"功能,减少大脑深层组织的淋巴压力。通过在颈部建立淋巴管与静脉之间的吻合,改善大脑淋巴液的引流,减轻大脑内毒素和废物的积累,从而缓解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的症状。

这项创新手术因其在显微外科学领域的重大贡献,被评选为"2022年度显微外科学七大进展"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专家团队采用多学科会诊MDT模式。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尝试这样的术式。患者首先需要通过PET/MRI确诊为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异常沉积导致的阿尔茨海默病,同时须要具备耐受手术时长和麻醉的身体条件。"血管性痴呆、缺氧或中毒导致的痴呆都不适合这项手术,所以早期鉴别诊断也很重要。目前该术式的选择标准,如果是轻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用药物可以控制,建议用药物治疗;如果是晚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比如患者脑萎缩比较明显,患者可能从这套手术中获益不大,所以如果晚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合并脑萎缩比较明显,可能就不建议患者做手术。所以,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一般选择中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项手术时长大约在4小时左右,仅在患者颈部左右两侧切开各1-2个不超过十公分的切口。创伤小,康复快,花费少,在医保范围内,比较适用老年人群体。

LVA手术点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点亮了"记忆之光"

作为一项创新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可开展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医院并不多。在2024年9月26日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吴鹤鸣主任阿尔茨海默症一站式诊疗团队一项令人振奋的医学突破——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生活希望,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探索了新途径。南京市第一医院是南京开展此项技术的首家医院,且开展例数在省内也位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该团队已经为近1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实施了该手术。患者均确诊5年以上,年龄横跨50岁的中年人到81岁的老年人。目前来说,其中90%以上患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阿尔茨海默病(AD),一度被认为是无法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所提出的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方法与技术。它不仅是临床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该疗法在认知与情绪层面对患者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在生活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使患者能够重新融入家庭,享受与亲人共度的宝贵时光。该项技术的开展,无疑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点亮了"记忆之光"。

(注:科普仅供参考,具体适应征由专科医生评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