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聚焦心衰新机制,早期联合使用维立西呱,开启心衰多通路治疗新篇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聚焦心衰新机制,早期联合使用维立西呱,开启心衰多通路治疗新篇章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1AD5LH053438SI.html

心力衰竭(HF)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患病率、住院风险及死亡率均较高1-3,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药物治疗是HF最常用、最基础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对HF发病机制认知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案也不断演变。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BB)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的“金三角”方案到加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新四联”方案4,再到新增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成为“五朵金花”,HF治疗药物不断创新,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开启了HF多通路管理新时代。

心衰早期多通路联合治疗,临床获益更为显著

HF为一种渐进性疾病,病情呈不可逆断崖式进展5。早期指南推荐应用一种HF药物逐步滴定到达目标剂量后再增加一种药物6。但逐步滴定疗法调整靶剂量所需时长通常超过6个月,常导致治疗延迟,患者无法达到最佳获益7。因此,指南调整为推荐HF患者个体化、尽早采取多药起始联合治疗,建议HF患者出院前及时应用可改善预后的药物8,9。然而在真实世界中,HF患者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可能导致低血压、肾功能受损或高血钾等不良反应,继而影响耐受性。因此GDMT使用比例和目标剂量目前仍有不足,治疗方案亟待进一步优化10。

HF发生发展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对HF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激素机制异常激活、代谢-炎症机制紊乱、细胞-信号机制障碍三方面病理生理变化11。这提示,多机制共同治疗或是突破HF治疗瓶颈的关键。已有多项研究(PARADIGM-HF 研究、SHIFT 研究和DAPA-HF 研究)证实,合理联用不同机制通路的药物,患者预后较好12。

当前HF治疗药物多针对神经-激素机制激活及代谢-炎症机制紊乱。在针对神经-激素机制异常激活进行治疗方面,BB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SNS),MRA/RAASi/ARNI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钠肽系统(NPS);SGLT2i则针对代谢-炎症机制紊乱进行治疗。然而在多药物联合的情况下,患者仍有较高剩余风险。DAPA-HF研究显示,尽管已接受四联疗法(ARNI + BB+ MRA + SGLT2i),仍有14.3%的患者在研究期间经历一次主要结局事件13,14。因此,临床应对细胞-信号机制障碍提高关注。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通路受损在心衰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11,这为临床寻求新的HF治疗靶点提供了思路

维立西呱重塑心衰治疗格局,突破心衰治疗瓶颈

在生理状态下,NO-sGC-cGMP途径是内皮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的主要调节机制,具有抗纤维化、扩张血管、抗心肌肥厚、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在HF病理生理条件下,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降低NO的生物有效性和sGC活性,导致NO生成不足、与sGC结合的敏感性降低,引起cGMP合成减少,使NO-sGC-cGMP信号通路受损,引发心肌和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心肌重构,并形成恶性循环,致使HF进展及加重。创新药物维立西呱可修复NO-sGC-cGMP细胞信号通路的机制障碍,开启了HF治疗新局面15。

研究发现,纠正NO-sGC-cGMP通路下游依赖性蛋白激酶(PKG)活性可作为治疗HF的靶点,直接作用于该信号通路下游的药物或可带来更多靶器官获益。然而,下游药物如磷酸二酯酶(PDEs)抑制剂等均无法为HF患者带来长期获益,因此刺激sGC活化成为修复NO-sGC-cGMP通路的关键。sGC为人体内一种重要的酶,参与NO信号传递过程。当sGC与NO结合时,能够促进cGMP生成。cGMP作为一种细胞内信使分子,对调节血管张力、心脏的收缩功能以及心脏结构的重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维立西呱作用机制独特,可独立于内源性NO直接刺激sGC,同时增加NO敏感性。也就是说,无论NO是否存在,维立西呱都可通过双重机制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修复NO-sGC-cGMP-PKG信号通路,使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使心衰患者获益17,18。

VICTORIA研究15显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使用维立西呱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VICTORIA三期研究共纳入5050例高风险的HF加重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维立西呱组心血管死亡或因HF住院风险复合终点显著降低,相对风险减少10%(35.5% vs. 38.5%;HR:0.90;95%CI:0.82-0.98;P=0.02),主要复合终点年绝对风险(ARR)显著降低4.2%,具有显著临床意义。此外,维立西呱组症状性低血压(9.1% vs. 7.9%; P=0.12)及晕厥(4.0% vs. 3.5%; P=0.30)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用药时间方面,VICTORIA研究亚组分析提示,干预越早获益或可更显著,建议尽早使用维立西呱修复信号通路。

早用维立西呱帮助更好使用ARNI,减少利尿剂使用

院内尽早启动GDMT并达到目标剂量是阻断HF进程的关键,维立西呱作为新型sGC刺激剂,临床中适用人群相对广泛,在HF患者住院期间早期联合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

维立西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明显改善HF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研究19显示,口服不同剂量(1.25mg、2.5mg、5mg、7.5mg、10mg)维立西呱,受试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增加不呈正比。多部指南推荐维立西呱起始2.5mg qd po,与食物同服,每两周左右剂量翻倍,直至达到目标维持剂量10mg qd。VICTORIA研究15提示,90%入选患者可接受维立西呱10mg目标剂量,且依从性良好。

除此之外,维立西呱还有利于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剂量滴定和减少利尿剂使用。VERITA研究20为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研究最初纳入103例在心衰门诊开始使用维立西呱静脉治疗的HFrEF和近期需要进行静脉治疗的患者,对其中52例进行了≥6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03天)。基线时,95.1%患者应用ARNI;93.2%使用保钾利尿剂呋塞米。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维立西呱后ARNI使用剂量显著增加,100mgARNI使用人数明显增加(13.5% vs. 42.3%)。此外,随访期间呋塞米平均剂量呈减少趋势(从41.5±23.5 mg减少至38.5±23.7 mg;P=0.455),且研究结束时需要高剂量(60mg)呋塞米的患者比例较低(17.3% vs. 7.7%)。

这些结果提示,对于血压偏低,如收缩压低于100mmHg的患者,早期启动使用维立西呱,给未来早期使用ARNI或有序逐渐增加ARNI剂量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

小结

早期多通路联合治疗是目前HF治疗的更优选择,干预NO-sGC-cGMP通路为HF治疗开启了新方向。维立西呱作为其代表药物,在HF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机制到临床疗效均已证实HF患者早期加用维立西呱可在GMDT基础上进一步获益,目前维利西呱用于HF患者早期治疗已得到多指南推荐,期望未来可更多地用于我国临床实践中,以便服务于广大心衰患者,更好地提高患者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