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花类中药材——红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花类中药材——红花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qihuangwenhua.com/qihuangwenhua/312.html

红花是传统中药材中常用的花类药材,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它不仅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而且在日常保健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红花的各个方面,包括其性味、归经、功效与作用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珍贵药材。

基本信息

  • 名称:红花
  • 英文名:Safflower
  • 拼音:Hónɡ Huā
  • 别名:红蓝花(《金匮要略》),刺红花(《四州中药志》),草红花(《陕西中药志》)
  • 药材类别:花类

性味与归经

  • 性味:味辛;性温。
  • 《开宝本草》:辛,温,无毒。
  • 《汤液本草》:辛而甘温苦。
  • 归经
  •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 《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入药部分与产地分布

  • 入药部分: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 产地和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浙江、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广泛栽培。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齿端有锐刺;几无柄,微抱茎。头状花序顶生,直径3~4cm,总苞片多层,最外2~3层叶状,边缘具不等长锐齿,内面数层卵形,上部边缘有短刺;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初时黄色,渐变为橘红色。瘦果白色,倒卵形,长约5mm,具四棱,无冠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养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功效与作用

红花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具体功效如下:

  • 《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 《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 《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 《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 《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 《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附方

  1. 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2. 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妇人良方补遗》)
  3. 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4. 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5. 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6. 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7. 治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8. 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9. 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内容来源:中医药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