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50%为学生)
我国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50%为学生)
温馨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在经历心理困扰,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让我们一起关注、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分别有86%和68%的患者认为: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其次是亲密关系和职业发展,分别占45%和35%。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有研究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
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
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内卷程度高,很多时候需要“24小时待机”,让人难以分清生活和工作的边界。中国86%的公司没有给员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比为68%,远高于男性;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柳叶刀》发布的多项研究和报告显示,女性受到疫情带来的社会与经济负面影响更大。63%的女性曾罹患产后抑郁;20%的女性曾在怀孕期间患上抑郁症。
40%的患者家人对患者处于漠视状态;13%的家属认为她们是在矫情,甚至还会讽刺。
社会家庭身份的变化、哺喂奶、家庭关系等,是诱导产后抑郁爆发的几大主要导火索。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与抑郁症一样,都伴随着长时间的心境低落、易怒易悲、社交减少、自我价值感低、生活无意义感加重、失眠或倦怠、食欲性欲减退,严重者甚至有自残或自杀的倾向。
65%的老年患者认为,抑郁的主要原因是对慢病治疗的焦虑;33%认为是无用感和孤独感。78%的老年患者认为子女关怀是缓解抑郁最有效的方式。
52%的患者不考虑心理治疗的原因在于费用高。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常被各种药物副作用困扰;44%的患者表示不能忍受自己因为治疗而变胖。抑郁症复发率高达**72%。70%患者获取抑郁疾病知识的来源为:心理公众号;44%为B站、微博、小红书等网络社交平台。高收入国家70%的精神病患者能得到治疗,低收入国家只有12%的精神病患者能获得精神卫生保健服务。
目前国内80%的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同时抑郁症患者门诊量却每年增长20%。
本文综合自心理百科、人民融媒体、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