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硬膜下血肿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硬膜下血肿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89860543.html

硬膜下血肿是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是颅内血肿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本文详细介绍了硬膜下血肿术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以及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多个方面。

硬膜下血肿概述

定义

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是颅内血肿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

发病机制

多与颅脑外伤有关,颅脑外伤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形成血肿。

临床表现

  • 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进行性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头痛、恶心、复视、轻偏瘫等症状

分型

根据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和慢性硬膜下血肿。

诊断方法及依据

  • 依据外伤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进行诊断
  • CT或MRI显示硬膜下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即可确诊

手术指征

  • 急性硬膜下血肿幕上>30ml、幕下>10ml或中线移位>1cm
  •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

手术方法

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术后护理诊断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 意识状态评估: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有无嗜睡、昏迷等异常表现
  • 运动功能评估:检查患者肢体活动是否灵活,有无瘫痪、肌无力等症状
  • 感觉功能评估:测试患者对疼痛、触觉、温度等刺激的反应,判断有无感觉障碍

伤口及引流管观察

  •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感染迹象
  • 引流管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及时发现异常
  • 引流袋更换: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颅内压升高预防: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保持患者头高位,以减少颅内压力
  • 癫痫预防:使用抗癫痫药物,避免刺激因素,减少癫痫发作风险
  • 消化道出血预防: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消化道出血

心理支持

  •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有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 家属沟通:与家属保持沟通,共同关心患者,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措施之基础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与记录

  • 体温监测: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避免高热或低体温
  • 脉搏、呼吸和血压监测:定时测量并记录,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 神经系统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变化

呼吸道管理及吸氧治疗

  •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或窒息
  • 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浓度的氧气吸入,以改善脑组织缺氧
  •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排泄系统护理与导尿技巧

  • 排便护理: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升高
  • 导尿技巧: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采用无菌技术导尿,并定时更换导尿管
  • 尿量监测:准确记录患者每小时尿量,以评估肾功能和循环血量

皮肤完整性保护及压疮预防

  • 定时翻身: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局部受压过久
  • 皮肤清洁与干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摩擦
  • 压疮预防: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压疮垫或气垫床,以减轻局部压力

护理措施之专科护理

药物治疗

  • 根据医嘱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以降低颅内压,同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床头抬高

  • 将床头抬高15-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颅内压增高处理策略

  •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以及意识、瞳孔等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漏出液观察

  • 观察患者有无脑脊液漏出,包括耳、鼻等部位,记录漏出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脑脊液漏观察与处理方法

  • 保持外耳道、鼻腔清洁,避免抠鼻、挖耳等动作,预防感染
  • 如有脑脊液漏出,应采取头高患侧卧位,以便引流出漏出液,同时避免颅内压骤然降低

癫痫发作时紧急应对措施

  • 在患者抽搐时,切勿强行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脱位。同时,将患者周围的物品移开,防止意外伤害
  • 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裤带,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如地西泮、苯妥英钠等,以控制癫痫发作

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指导

  • 言语功能训练:针对失语、构音障碍等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包括发音、口语表达等
  • 运动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功能训练计划,包括肢体运动、平衡协调等
  • 感觉功能训练:通过冷热水刺激、触觉刺激等,提高患者的感觉功能

护理措施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颅内感染风险降低策略

  • 无菌操作:在术后护理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入颅内
  • 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现象
  • 抗生素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 颅内压力监测:密切观察患者颅内压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以防止颅内压过高导致的感染扩散

消化道出血观察与干预

  • 密切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征象,如呕血、黑便等
  •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 止血处理:如出现消化道出血,需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胃镜下止血等
  •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肺部感染预防措施

  • 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防止细菌滋生和口腔感染
  • 翻身拍背: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
  •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
  • 抗生素应用:如有感染征象,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范

  •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弹力袜使用:根据医生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以减轻下肢静脉压力,预防血栓形成
  • 药物预防: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进行预防
  • 定期检查:定期为患者检查下肢静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休息与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头部碰撞
  • 饮食指导: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

药物使用说明及副作用观察

  • 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生素等
  •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随访时间

  • 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康复情况
  • 包括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