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餐饮进化论!2025可持续发展9大新趋势,决定未来饮食版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餐饮进化论!2025可持续发展9大新趋势,决定未来饮食版图

引用
1
来源
1.
https://greenmedia.today/article_detail.php?cid=7&mid=1285

这是一个充满转折与变革的时代,餐饮业不仅关乎美味,更牵动着环境永续、科技创新与消费者行为的改变。2025年,这些趋势正在重新定义餐饮业的运作模式——从再生农业到AI应用,从减少浪费到健康饮食,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未来的餐桌样貌。

在新时代饮食运动中,餐厅不只是供应食物的场所,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角色。台湾的绿色餐飲指南Green Dining Guide与英国永续餐聽協會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 (SRA),正是这场变革的重要推手。我们致力于链接有机与友善农业,推动餐厅采用可持续食材,并鼓励业界透过创新经营模式降低碳足迹,为未来的饮食文化奠定更健康、更永续的基础。

就让我们一起探索SRA分析出的2025餐飲业九大关键趋势,携手打造更负责任的饮食未来!

1. 谈谈“再生”

尽管“再生农业”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但透过耕作来恢复自然、生态多样性并养护土壤的理念,正逐渐获得相关产业、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随着技术进步及AI的应用,农民如今可以利用数据来制定更本地化的策略,并以最有效的方式实施再生农业做法。

对于餐厅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有机会采购高品质、经过深思熟虑生产的食材,还能透过采购选择对自然产生正面影响,并将这个理念转化为吸引顾客的强大力量。


有机茶王张顥嚴创造「土壤生态系」,当土壤层厚度足以自行形成生态圈,土地就能够自给自足。(图片提供/Jimmy Yang)

2. 减少浪费

由于降低成本和减少碳排放的需求(以及日益严格的法规,例如英国将于2025年3月31日生效的“简化回收法 Simpler Recycling”),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深入检视自身的废弃物处理方式。2025年,我们将见证更多创新的塑料替代包裝材料,如海藻制成的可生物降解或家庭可堆肥材料,以及更多以循环经济为核心设计的可重复使用解决方案。

在食物浪费方面,主要食材与副产品之间的界线正在模糊,越来越多厨师开始设计能最大化利用每一種食材(甚至应用於多道菜品)的菜单。在2025年及未来,浪费食物将越来越不被社会所接受。


Notpla从海藻中提取胶状物质作食品包装,剩下的纤维和生物质则被利用生产纸张,达成海藻的全利用。(图片提供/Notpla)

3. AI进入餐饮业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歩正在重塑用餐体验,从预订管理到根据顾客偏好提供数据驱动的菜单建议。AI也在后厨带来革命性变革,提高速度、准确性和效率。我们将看到更多自动化应用于厨房管理,例如洗碗、垃圾分類和库存控制,这些都将显著降低水资源消耗、浪费及碳足迹。

4. 在Ozempic时代的健康趋势

健康与养生话题已在食品趋势榜单上存在多年,且热度不减。然而,今年值得注意的是GLP-1类减重药物(如Ozempic)的普及,正在改变许多人饮食的方式与食量。研究显示,提供较轻盈、健康选择的餐厅将更能适应这一变化。此外,提供不同份量的菜餚(例如小份、主菜及共享盘)可满足不同食量需求,同时减少食物浪费。

在其他健康趋势方面,特定功能性食品的兴趣持续升溫,例如支持记忆与认知健康的菇类,以及有助于肠道健康的发酵食品。此外,植物性饮食正在从过度加工的肉类替代品回归到更自然、完整的食材。2025年,最受欢迎的蛋白质来源将来自豆类、豆腐、天貝、麵筋、菇类、堅果等植物性食材。


绿餐主厨的永续星球餐盘「毛豆天貝小米丸佐五色鮮蔬」,以毛豆、天貝和堅果作为蛋白質來源。(圖片提供/東雅小廚)

5. 优质速食兴起

健康速食的趨勢仍在持續。消費者希望食物不僅美味,還能兼具健康與可持續性,因此對快餐的要求也隨之提升。2025年,我們將看到更多快速服務餐廳(QSR)和街頭餐館,專注於使用新鮮、當地採購的完整食材,並提供豐富的植物性選擇。

怀旧感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自疫情以来,经济与社会的不确定性促使消费者寻找经典舒适食品来获得安慰。在2025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健康、创新、现代化且多为植物性的经典美食改良版本。

茶苑的招牌菜「烤松露豆腐芝麻千層酥」,靈感來自威靈頓牛排,以異國手法賦予板豆腐新味道。(攝影/王揚喻)

6. 弹性成为关键

面对充满压力的市场环境与多重挑战,最成功的餐饮企业将是那些能够灵活适应变化的业者。由于供应链受干扰以及消费者对当地食材的兴趣提升,餐厅经营者正开始重视短链供应模式,与小型当地农民、渔民及生产者建立直接合作关系。这将促使菜单更具灵活性,能根据食材供应情况随时调整。

餐厅的营运模式也在演变。由于成本较低且灵活性强,餐车与快闪店越来越受歡迎,使业者能夠測試新產品,而不必冒著開設正式實體店的財務風險。此外,仅提供外带订单的「幽灵厨房」模式也在兴起,成为一种高效且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7. 拥抱独特性

新加坡F&B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Oliver Truesdale-Jutras最近表示,当前餐饮界面临一种「思想的单一文化」现象。他认为,厨师们过于依賴社群媒体,使用全球分销商提供的标准化食材,而非探索真正独特的料理风格。

2025年,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厨师勇于开创自己的道路,而非重复既有的菜餚。饮食文化需要更多樣性,而這正是建立品牌差異化的关键。例如,使用当地独有的牲畜品种、传统穀物、较少食用但资源丰富的海鮮,或是烹调那些可能威胁生态平衡的入侵物种。餐厅应挖掘当地饮食传统,并将其转化为符合现代口味的菜餚,而非只是模仿Instagram上的潮流。


绿色餐厅「鹿野苑」春夏限定的「香辣鮮味海菜義大利麵」,主食材「海大麵」便是来自阿美族人潛水採集的海藻,反应出地方餐廳的旬食精神。(攝影/第五季)

8. 提供更高价值

随着生活成本危机持续,人们仍希望外出用餐能带来值得的体验。因此,餐厅应透过高品质、独特食材(如前述的当地特色食材),加强溯源故事叙述,并加入个性化服务,以提升用餐价值。

弹性选项也扮演重要角色。现代消费者希望餐点能根据个人口味、饮食偏好、过敏情况及食量进行客制化。透过数位化点餐系统与数据分析,餐厅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推荐。例如,当服务员知道某位顾客喜欢甜点时,可以主动介绍新品;如果某位客人总是点素食餐点,则可提供专属的素食菜单。这些贴心举动能让顾客感受到被重视,进而提升品牌忠诚度。


透过数位化点餐系统与数据分析,餐厅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推荐。(图片來源/iMin Technology,pexels)

9. 社群为王

我们始终强调社会影响力是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一环。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益疏离,因此餐厅作为社群中心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参与在地活动、举办社交活动、雇用当地人才、与其它本地企业合作,这些举措能提升品牌形象并建立顾客忠诚度。

无论是开设读书会、贩售邻近酿酒厂的啤酒、在冷门时段开设烹饪课、捐赠剩余食物给庇护所,还是组织员工参与社区志工活动,回馈社区将让您的餐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原文来自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