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爆胎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汽车爆胎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炎炎夏日,汽车爆胎的风险显著增加。从高速公路上的紧急应对到日常预防措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汽车爆胎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您在关键时刻保障行车安全。
5月18日,芜合高速上发生了一起汽车爆胎事故。一辆白色轿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爆胎,导致车辆失控并与右侧轿车发生碰撞。幸运的是,事故中没有人员受伤。
高温天气不仅让人感到不适,也会给汽车带来诸多隐患。在高温环境下,汽车容易出现轮胎爆胎、水箱开锅甚至自燃等故障,这些都可能导致车辆抛锚或引发交通事故。其中,轮胎爆胎的危害极大且难以预料,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因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往往令人触目惊心。
爆胎后的正确操作
1. 紧握方向盘,控制行驶方向
一旦车辆爆胎,驾驶人应保持冷静,双手紧握方向盘,用力抵住方向盘的自行转动,纠正偏移方向,维持车辆向前行驶。
2. 使用点刹,切勿急刹
紧急制动容易导致方向失控,或因制动力不均而使车辆甩尾、翻车。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点刹,反复一下一下地踩踏制动踏板“缓慢降速”。
3. 开启“双闪”,警示其他车辆
待车辆停稳后,要及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放置三角警示牌,警示后方车辆。车上人员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有备胎,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更换轮胎,换下来的废弃轮胎切勿随意丢弃。
高速公路爆胎的特殊处理
如果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爆胎,并与其他车辆或护栏发生碰撞,驾驶人将车停稳后,车内全体人员需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要在车辆后方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如何预防轮胎爆胎
- 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
夏季时,轮胎的内部温度会随外部温度升高,内部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长途高速行驶会加速这一过程。汽车轮胎内部压力很大,加上汽车本身的重量和载重,轮胎承受的压力已经接近负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石子等尖锐物品或摩擦过久,都可能导致爆胎。
- 高温轮胎切勿浇冷水
汽车停放在露天环境下经过暴晒,轮胎的温度也会升高,尤其是在跑长途高速时,轮胎的温度增长更快。如果直接用冷水浇会导致轮胎变形,如果浇到刹车片上,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建议每跑两个小时就休息一会儿。
- 不要急加速和急刹车
当地面温度在40度左右时,汽车车速超过100km/h,急刹车和急加速都会让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加剧,内部压力瞬间增大,可能导致爆胎。因此,养成匀速行驶的习惯非常重要。
- 保持轮胎磨损均匀
汽车轮胎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由于车主的驾驶习惯不同,汽车的磨损程度也不同,前轮的磨损往往更大。轮胎厚薄不匀会带来很多危险,因此,定期进行四轮定位和轮胎换位是必要的。
- 经常检查轮胎
轮胎的保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平时应及时清理汽车轮胎中卡住的石子。如果轮胎超过使用时限或有鼓包开裂等现象,应及时更换新轮胎。
再次强调,车辆发生爆胎后,驾驶人应该紧握方向盘,控制住车辆行进的方向,待车辆稳定后再缓慢制动并驶离主干道。冷静处理是爆胎后安全处置的最重要一条。驾驶人在日常开车中应形成双手握住方向盘3点和9点处的好习惯,并在规定车速内行驶。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