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评价,精准整改,助力诉讼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码”上评价,精准整改,助力诉讼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全市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晋宁法院立案庭在总结“十个一”便民小举措、“十心”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码”上评价,及时进行精准整改,通过人员作风提升和工作流程改进的方式,助力诉讼服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导诉台“一窗多办”,切实解决办事慢的问题
考虑到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第一次到法院,不清楚诉讼程序和所需材料,如流程及经办人员过多,势必留给当事人办事慢、程序繁琐的印象,亟需以“一窗多办”的便民服务来提高服务效能。晋宁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进门处即设置了导诉台,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对诉讼案件进行初步审查、收案登记、案件查询、诉前调解分流、指导当事人填写材料等服务,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也避免了因程序繁琐、窗口过多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强化一次性告知,切实提升窗口服务效能
为提升诉讼服务能力,解决办事群众“来回跑、多次跑”的问题,晋宁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制定诉讼材料“一次性补正告知”,由导诉台工作人员对群众办理诉讼事项的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详尽解释,并填写清楚需要补充的材料及要求,切实做到告知全面、准确、及时。同时,推行容缺立案法,变“材料不全不办”为主要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补交其他材料的“边受理边完善”的模式。
规范诉前调解管理,切实解决立案时间长的问题
针对立案决定告知中的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立案时间过长的问题,晋宁法院及时开展自检自查,及时梳理、查找原因。针对诉前调解流转周期较长的问题,严格遵守诉前调解的各项规定,规范诉前调解案件管理和流转登记,期限内未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完成立案。
此外,为增强调解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收案时严格坚持在“自愿”“合法”原则下将案件转入调解,并主动向当事人公开立案庭咨询号码,以便当事人及时查询案件进展。为科学统筹解纷力量,依托“两室一站”力量,新增4家律师事务所入驻院机关参与诉前调解,并由法官一对一指导调解员化解民商事纠纷。
健全考核通报机制,切实解决服务态度差的问题
监督评价回访的目的在于让执法司法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执法司法人员习惯在监督下工作。晋宁法院立案庭通过群众的扫码评价,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反馈,并建立健全考核通报机制,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意识定期开展倒查,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督促全体人员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好的精神面貌做好窗口诉讼服务工作。
下一步,晋宁法院将一以贯之践行为民司法理念,坚持以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切实回应好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推进评价回访工作走深走实,持续强化法院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